自疫情爆發以來
全球旅遊業遭受一次又一次「重擊」

根據新加坡旅遊局公布第一季度
旅遊市場的業績單
其中四、五月的數據和
去年同比均下跌99.9%

國際旅遊市場無法全面復甦、
很多地區還未打開國門
世界離「康復」仍需一段距離
並且新政府呼籲民眾務必
「減少出國遊玩」
如今飛往各地都會享受到
「落地14天隔離大禮包」
徹底澆滅了大家對游遍世界的熱情

如此背景之下該怎麼辦?
還有好多景點沒有去
好多美食沒來及品味
渴望已久的旅行計劃就這樣無疾而終?
Duck不必擔心!!!

紅領巾帶你在獅城
「玩遍世界」之
中國篇
快來一覽究竟吧~
牛車水
新加坡唐人街
—牛車水


牛車水(Chinatown)是新加坡的唐人街,
這裡原是新加坡華人移民聚居的地方;
歷史悠久的寺廟、 老字號中藥鋪,
與新潮酒吧時尚店鋪交錯而立,
新舊交融並存的獨特風味,令人流連忘返。

為什麼要叫「牛車水」呢?
早在1819年英國政府為了發展新加坡經濟, 從海外招收了大量勞工, 其中來自廣東福建的勞工占了很大的比重。
那時老華工們都住在新加坡河出海口一帶, 從事著繁重的碼頭搬運工作。
為了清掃塵土飛揚的街道, 每天用牛車載水沖洗。故將此地稱為牛車水。

所謂牛車水的文化價值 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來詮釋:
表演藝術文化、 華族傳統節慶文化 以及中華飲食文化。
融合了本土文化與中國文化, 可說是文化大雜燴。
牛車水的會館及藝術團體 常常會有各種藝術表演, 展現出各種華族文化特色。
其中包括粵劇與話劇,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觀賞。

華族傳統節慶文化 也是牛車水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 每逢農曆新年、中秋 這裡都會門庭若市、 張燈結彩舉行慶典活動。
如今的牛車水已經成為本地華人 聚集最多的地方, 這裡聚集著來自中國各地的地道小吃, 各式各樣的小販散布在街道兩側。

這裡依舊保留著老中國傳統的 「稱斤式」賣法, 小夥伴們在購買散裝產品時 (如草藥、燕窩、蟲草等) 一定要注意克數, 以免因為不了解中國習俗而帶來誤會哦~
很多小夥伴們傻傻分不清楚 八兩和半斤的算法, 今天小編為大家友情科普~
八兩:即半斤,舊制一斤為十六兩。
半斤、八兩輕重相等

在這片充滿活力的街區 完全可以度過充實的一整天。
無論是探索百年古寺廟 還是在時尚新潮的酒吧的邂逅, 牛車水總能帶給你新的體驗。
夜晚時分的牛車水燈火輝煌, 張燈結彩、向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 展示著獨具獅城特色的中華文化。
佛牙寺龍華院

地址:Buddha Tooth Relic Temple & Museum Singapore 05884.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 7:00 至晚上 7:00
佛牙寺顧名思義是供奉釋迦牟尼的佛牙, 1980年一名和尚在緬甸發現一顆佛牙, 2002年把牙齒給把牙齒呈給釋法照法師, 於是翌年更開始建造這座寺。 寺院地處歷史悠久的牛車水區, 是採用了唐代的建築風格 與元素其內部裝飾驚人華麗, 每一尊佛像都打造的十分細膩、莊嚴, 值得仔細瞻仰。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佛教、藝術 和文化都得到了繁榮發展的黃金時代。
把佛教大師視為聖物的佛牙舍利, 供奉在由虔誠教徒捐贈的 420千克金子打造的華麗寶塔中。
在每日的規定時間,駐寺和尚舉行典禮, 開放內殿供公眾膜拜。

遊客須知:
(1)穿著得體的服飾以示尊敬:不得赤腳,不得穿著露肩裝、短褲或超短裙。
(2)嚴格禁止攜帶葷食和寵物入寺。

佛牙寺龍華院展示了佛教藝術 和歷史豐富多彩,生動講述了 數千年前的文化故事。
是不容錯過的文化景點之一, 漫步於此,驚嘆於那些炫目迷人的佛教聖物。
如果你想在牛車水的中心地帶, 尋覓一處靜謐的冥想沉思之地, 不妨去探訪一下這座供養著百佛的唐代佛寺。
牛車水原貌館

地址:48 Pagoda Street, Singapore 059207
門票:成人S$18,兒童S$14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9:00至下午8:00
牛車水原貌館位於寶塔街 三間經過精心修復的店屋內, 如同一個時空膠囊一般 儲存著新加坡過去的記憶與故事。
早年,中國飽受饑荒、洪災和社會動亂, 迫使許多人背井離鄉下南洋,來到新加坡, 希望能夠在這裡發展出一番事業。
牛車水原貌館是新加坡唯一可以 實地還原20世紀50年代 牛車水店屋內部裝潢布置。
在這裡我們可以見證 這些早期移民的艱辛歷程。

這裡的每一座建築,每條街道 和小巷的背後都有數不盡的 故事和歷史,充滿回憶。
縱然時代不斷變遷, 街道和建築物也有變化, 但是牛車水的繁華景象依舊不變。
如果你想了解這座現代化都市 建造過程中背後的故事和歷史, 不妨親自來牛車水原貌館品味一番。
裕華園

地址:Chinese Garden Road, Singapore 619795
地鐵:綠色線EW26(Chinese Garden)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每天早晨 6:00 至晚上 11:00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廊腰縵回,檐牙高啄。
描述的正是這座將中國古老園林的精粹
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宮廷園林—裕華園。
裕華園始建於1975年,
是來自中國台灣的建築師
虞日鎮教授
仿效中國北宋時代的宮廷建築風格
與景觀而設計的一座園林。

在裕華園的入口處, 一對莊嚴的石獅守護著大門。
在中國古代,皇宮、墓地和寺廟前 總是佇立著威嚴的石獅, 據說石獅具有神秘的保護能力。
大氣端莊的正門, 上面書寫著「裕華園」三個字, 兩邊分別寫著「景秀,同樂」 的繁體字樣,古色古香!

蒼翠的綠蔭和絢麗的鮮花的簇擁下, 矗立著中國歷代的智者 和民族英雄們的石像同時
並附上中英文的簡介, 孔子、屈原、關羽、花木蘭...
在語言的靈動中, 重溫歷史留下的印記, 感悟智著與愛國志士們 淵源流長的名族精神。
能夠讓你在新加坡 這樣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的國度里, 領略別具一格的民族情懷。

園內的白虹橋,其建築格式即是 仿效北京頤和園內的十七拱橋而建。
其他亮點還包括水梅盆景園 (Bonsai Garden), 從中國、日本和馬來西亞 等鄰國進口的一百多個精心修剪的盆景 在這裡爭奇鬥豔,美不勝收。

厭倦了高樓大廈和兩點一線 快節奏的都市生活, 不妨來這裡感受靜謐的宜人氛圍, 沉醉在古色古香的建築中體驗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