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促成精準合作
新加坡智能化技術在重慶開花結果

資料來源: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管理局
9月14日,新加坡街頭,人們腳步匆匆。務實、高效、勤勉的風格,在新加坡隨處可見。
多年來,這種風格催生出一大批高新技術。而藉助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下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近年來,新加坡的諸多新技術得以在重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智能化解決方案讓重慶旅遊體驗更「絲滑」
近年來,重慶旅遊業發展逐漸升溫——2019年,超過6.5億人次旅客來到重慶。如何才能進一步提升遊客的旅遊體驗?重慶想到了藉助新加坡的技術。
2018年8月22日,首屆智博會召開前一天,重慶旅遊投資集團和新加坡浮游科技公司(下稱浮游科技)發布了為重慶量身定製的智能旅遊解決方案——「愛重慶」App。
9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中新(重慶)智慧旅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中新智旅)獲悉,目前,「愛重慶」微信小程序作為智慧景點助手,正活躍於重慶多個景區,可解決遊客在重慶旅遊時的諸多「痛點」。
例如,打開「樂和樂都主題公園|愛重慶」微信小程序,公園內的手機充電點、洗手間、主要娛樂設施和演出地點分布等一目了然,點擊「路線」即可導航前往。
「微信小程序『體積』輕量,操作簡單,深受C端用戶認可。」中新智旅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愛重慶」小程序已覆蓋重慶大部分5A景區。此外,中新智旅還與市文旅委合作,開發了「惠游重慶」公共服務平台,推進文商旅融合。
據介紹,浮游科技專注於智慧旅遊解決方案,到重慶發展之前,新加坡最大的綜合旅遊度假區聖淘沙就是他們的客戶。
基於為聖淘沙服務的經驗,浮游科技很注重旅遊體驗的人性化。通過「愛重慶」App,遊客可以查看洪崖洞等重慶代表性景點的實景,導航、購票、餐飲、個性化行程定製等均可在App內完成。此外,浮游科技還為洪崖洞開發了實時數據監控平台,可實時監控現場人流量,呈現景區熱力圖等,不僅使遊客免於排隊之苦,也讓景區管理者更加心中有數。
2019年5月,由重慶旅投集團和浮游科技合資共建的中新智旅正式成立,成為目前中新項目中唯一合作落地的旅遊項目。此後,中新智旅與市文旅委、洪崖洞、紅岩聯線、重慶旅遊集團等所屬旅遊資源陸續達成合作。
中新智旅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繼續關注遊客感受,讓旅遊體驗更加「絲滑」。
6000頭榮昌豬戴上智能耳標
榮昌豬馳名全國,但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牽線搭橋之前,沒人把養榮昌豬和新加坡智能化信息技術聯想到一起。
「依託智能化信息技術,我們能更好地在生豬養殖階段開展動態監控。」9月7日,榮昌區畜牧發展中心研究員蔣慶介紹,新加坡企業SmartAHC開發的智能耳標,造型類似瓶蓋,能為每一頭豬進行身份鑑別和存檔,如同給豬一張「身份證」。
事情要從2017年10月說起。當時,新加坡企業SmartAHC通過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進入重慶發展,並與榮昌區畜牧獸醫局、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榮昌支公司簽署三方合作協議,開展智能耳標在榮昌區畜牧場的試點應用。
蔣慶說,當時除了生豬屠宰環節之外,較難在養殖階段監控生豬的數量和未來供應量,而智能耳標能更有效採集這方面數據,將其實時發送到伺服器,從而提升遠程監控能力。
其次,這一技術還能解決保險公司被「騙保」的隱患。SmartAHC公司創始人蘭嵩稱,一些養殖場只為部分生豬投保,保險公司難以鑑別到底是哪些豬「已投保」。有飼養者鑽漏洞,為未投保的死豬索賠。不過,一旦有了身份鑑定和個體投保,就能堵上騙保漏洞——如果飼養者嘗試將耳標取下,給另一頭豬戴上,耳標會自動銷毀。
項目中,一共有6000頭榮昌生豬戴上了智能耳標。這一智能化、信息化、精準管理的發展思路,也為當時榮昌籌建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提供了可以借鑑的寶貴經驗。
蔣慶表示,目前雙方首個合作項目已經順利結束,正在共同探討技術細節的優化提升。
共建中新企業大數據服務平台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終極目標是打造一個價值網絡,而非單個的價值點。」新加坡隆道研究院總裁許振義表示,價值網絡將惠及更多企業。
9月1日,記者從重慶譽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譽存科技)獲悉,譽存科技與新加坡DC Frontiers合作打造的國內首個中新跨境企業大數據服務平台,已經聚集我國7500萬家企業及新加坡40萬家企業信息,實現了企業的精準畫像及項目的精準招商,為兩國企業及政府合作提供基於大數據分析的服務支持。
譽存科技致力於用前沿的大數據智能化技術,構建連結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小微信貸服務平台。新加坡DC Frontiers則是一家新加坡新銳金融科技初創企業。這次精準的「珠聯璧合」,同樣得益於中新互聯互通項目。
2017年,經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搭橋,譽存科技參與打造中新企業大數據服務平台。2018年4月,平台第一期項目建設完成,中新企業大數據服務平台啟動上線。
譽存科技聯合創始人陳瑋介紹,中新企業大數據服務平台整合了兩國部分企業,可對企業信息進行精準查詢。該平台還整合了企業的工商、司法、稅務、輿情、行政處罰等十幾類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可以判斷企業的風險或將要面臨的風險,幫助企業實現信息上的互通互聯,提高雙方貿易的開放度。
此外,中新企業大數據服務平台還具有資訊整合、項目發布、政策積累等功能。該平台得到了重慶市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MIT)的大力支持,集合了馬來西亞、汶萊、泰國等東協國家的相關政策資源。
據悉,目前,該項目還在金融、法務等垂直應用場景中進行試點。譽存科技與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星展銀行(DBS)就跨境數據在信貸及徵信等領域的應用進行了合作前期的深度探討。
以上種種,還只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促成合作的一個縮影。9月14日,重慶日報記者從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管理局獲悉,截至2020年7月底,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中新雙方累計簽署各類平台合作協議68個,簽約合作項目228個、總金額約320億美元,落地率超90%。可以想見,未來將有更多新加坡技術在重慶落地、開花、結果。
發帖時間: 新加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