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新加坡的教育
那是人人都說好
幾乎是到了讚不絕口的程度
雙語環境氛圍
進入歐美名校的黃金跳板
優質的師資和教學設施
完備的精英教育體系
不僅各國駐新外交使節以及各大富豪
都讓自己的子女入讀新加坡
甚至,各國政界要領
也紛紛把子女送到新加坡接受精英教育


印尼總統的兩個兒子
大兒子從中學開始在新加坡讀書,中學畢業後進入新加坡管理髮展學院(MDIS)入讀。
小兒子也是從高中開始就在新加坡英華國際學校讀書,大學則進入了新躍社科大學(SUSS)。
印尼前總統的兩個兒子
要說印度尼西亞對新加坡的教育還真是推崇,就連上一任總統的兩個兒子也來到新加坡,在南洋理工大學(NTU)的國際關係研究院攻讀學位。
辛巴威總統的女兒
辛巴威總統女兒在新加坡管理髮展學院(MDIS)攻讀碩士課程。
東帝汶前總理兒子
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東帝汶第二任總理,他的兒子曾在南洋理工大學(NTU)讀書,畢業時獲得了論文金獎。
越南前總統兒子
越南前總統兒子入讀的學校也是南洋理工大學(NTU),攻讀的課程是商學碩士課程。

除了國際政要子女
還有不少明星子女也在新加坡入讀

王思聰
鼎鼎大名的「國民老公」王思聰5歲開始在新加坡Swiss Cottage Primary School讀書,之後在英國Winchester College讀中學,在英國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讀大學。
作為新萬達的少東家,父親王健林一心把兒子培養成精英。
王思聰小時候甚至被要求學習四門語言!在老爸精英思想的教育下,王思聰在人生中最重要的基礎教育部分打下了堅固的基礎,現在各個領域都有所成就。
吳鎮宇
內地收視率爆火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小正太Feynman也成為了人氣王,而他的爸爸吳鎮宇在節目中的軍事化的教育方式也備受粉絲關注。
吳鎮宇常說自己50幾歲的人了,不知道還能陪伴兒子多久,所以他總希望兒子快點長大成人,變得更加堅強。
在學校方面,吳鎮宇也早早地計劃把孩子送到新加坡上小學,如今,將要升學小一的Feynman已成功考進新加坡國際學校。

張柏芝
張柏芝2011年與謝霆鋒離婚後,一度考慮把Lucas和Quintus留在加拿大讀書,後來和家人商量後,最終決定讓兩個兒子到新加坡讀書。
為了孩子能夠在新加坡順利報名入讀中小學,張柏芝也是積極在做義工,為新加坡增添了不少貢獻。
張柏芝說:
「他們對上學真的很高興,我也很興奮。我覺得這裡的教育環境很好。」
李連杰
國際巨星李連杰為了讓自己的女兒接受優質的教育,放棄了美國國籍,2008年舉家移民新加坡,並在新加坡購置房產。
李連杰共有四個女兒,其中兩個女兒在新加坡讀書,目的就是讓孩子接受西方先進教育的同時,也能學習傳統的中式文化。
李連杰在被採訪時,對新加坡教育非常讚賞,他說:
「我在美國住了很多年,之前還去過澳大利亞和瑞士,但最後落戶新加坡,只是想給孩子找一個他們能接受中英文文化教育的地方,一個我可以去做事又不用擔心他們的地方。找來找去,找到了新加坡。」

羅傑斯
美國商業大亨羅傑斯2007年全家移居新加坡,兩個孩子都在新加坡上學,在雙語氛圍的薰陶下,小小年紀就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羅傑斯說:
「新加坡幼稚園和小學是吸引我選擇在新加坡定居的最主要原因。新加坡空氣清新、學校教華文、醫療衛生好,對我和妻子來說,是一個完美的城市。」
如此卓越的新加坡教育
它的秘密究竟是……
+
在傳統的中式教育里,學術能力一直都是學校、老師以及家長最關注的點。
學術能力的培養本身無可厚非,但如果過分苛求,就會導致教育天平失衡,走入極端。

那麼被忽略的天平的另一端是什麼呢?
是感受生活的能力,是看待世界的方式,而非學術能力,這是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必不可少的,複雜卻乾淨的素質。

新加坡中小學的「素質教育」
新加坡中小學基礎教育之所以享有盛譽,倍受歡迎,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真正將「素質教育」了落到實處,不走極端。
學校在學術課程之外,致力於教會孩子們感受生活的方式,看待世界的方式,並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有正確導向的價值觀。
為了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新加坡政府推行了大量的包括應用型學習計劃在內的項目,支撐孩子們走出課堂,獨立成長。不僅如此,老師和學校也在不斷地摸索,尋找可以使孩子們更好成長的最優解。

美華中學的藝術教育
美華中學的藝術教育主任Ira Wati Sukaimi老師向人們分享了她23年的教學經驗。
她表示,藝術是孩子們學會感受生活必備的課程,它與顏色,繪畫真實的感受相通,可以讓孩子們在學校中學會必要的生活技能。
可能您會產生疑惑?藝術真有這麼大的作用?我們接著往下看。
Ira老師剛開始從事教師工作的時候,就想把「生活」引進課堂。於是她設計了以「地方節日」或「當地社區場景」為主題的課程和任務。
課堂一定要與學生們在生活中的實際經驗相結合,並鼓勵他們積極探索。
正應了那句老話: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調動孩子們的「五官」
為了調動學生們的五官感受,讓他們能夠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有心的感受,Ira老師又想出了新的辦法。
1
赤腳漫步花園
她讓學生們在學校的花園裡赤腳走路,他們非常激動地感受這腳底下寒冷或溫暖的岩石、土壤以及腳趾之間濕潤或乾燥的草地。這些感受都是用手觸摸體會不到的經驗。
2
把池塘帶進教室
她也曾經把池塘「帶進」教室,學生們可以脫離書本上二維的圖片,觀看真實的水龜、魚、青蛙、蓮葉,學習生物學知識。
不僅如此,為了調動孩子們的五官,她還帶來過馬來社區使用的洗手壺等物件,供學生們作為「食品」主題的一個入口來學習和觸摸。
她鼓勵學生們探索這些感官體驗,並儘可能多地提出關於這些實際存在的事物的問題,將書本上學到的關於這個事物的知識聯繫到實際中來。

學生收穫了什麼
學生們在這種體驗生活的藝術教育方式下,學生們逐漸形成了積極的性格和習慣。
他們習慣反思,建立設想,表達觀點,細緻觀察生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堅持並不斷探索自我。這些都是學生們的收穫。
不僅如此,學生們還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用作品說話,讓人們看到他們潛力的同時也增強了自信心。
+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的革新,原本單項的學術教育已經不足以支撐孩子們在這個時代收穫成功。
多元的,趣味性的,有啟迪意義的教育方式才是發展方向,這一點新加坡的中小學非常值得讚揚!
孩子的天賦多元而繽紛,不僅僅是語言,音樂、藝術、體育等等都是孩子區別於其他人脫穎而出的天賦。針對這一點,新加坡中學推出了包括美術和音樂在內的多項特選課程。

1
美術特選課程 (AEP)
在美術方面表現突出、具有天分的學生,可以考慮選修美術特選課程。這項課程為期四年,完成以後,學生將報考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高級美術。
這項藝術課程內容充實,涵蓋美術的歷史和理論研究,重視創作過程,並能讓學生接觸到廣泛的媒體和藝術形式。
開辦美術特選課程的學校有:
武吉班讓政府中學、聖嬰女子中學(大巴窯)、華僑中學、南洋女子中學校、國家初級學院、維多利亞中學、中華中學。
在美術方面有天賦又熱愛美術,卻在沒有提供AEP學校就讀的學生可選擇到國家初級學院(NJC)選修美術課程。

2
強化美術課程 (EAP)
強化美術課程是另一項讓具有藝術傾向的學生考慮選修的美術深廣課程。強化美術課程是中學高年級的課程。
修讀強化美術課程的學生最終將參加劍橋普通水準美術或高級美術的考試。
這項課程讓學生接觸不同媒介的美術形式、創意過程和創意領域的作業方式。學生也有機會深入了解和加強他們所選擇的美術形式方面的技能。
開設強化美術課程 (EAP)的學校有:
加東修道院女校、裕廊西中學、美廉中學、南僑中學、軍港中學*、光偉中學*、義安中學、蘭景中學*、聖安德烈中學。

3
音樂特選課程 (MEP)
在音樂方面表現突出、具有天分的學生,可以考慮選修音樂特選課程。
這項課程為期四年,完成以後,學生將報考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高級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