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僅有19年歷史的商學院的進步說明了什麼?
與全球擁有數十年歷史甚至上百年歷史的商學院相比,2000年成立的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LKCSB)無疑是是商科教育領域的「新人」。而讓我們感到驚喜的是,僅僅用了19年的時間,這所商學院的世界聲譽日益增長,成為了亞洲乃至全球頂級的商學院之一。

在2018英國《金融時報》亞太地區商學院排名中,LKCSB排名第六,較2017年的第13位有了大幅提升。其中,李光前商學院的多門課程也在全球排名中名列前茅,英國《金融時報》2018年的排名中 EMBA 課程位於第22位,2019年的排名中 MBA 課程位於第43位。這些優秀的排名成績一方面彰顯了課程的專業性,另一方面也展現出了李光前具有卓越的世界競爭力培養優秀畢業生。
雖然排名不應該是學生選擇學校的唯一標準,但是 SMU 校長 Lily Kong 教授在她的就職演講中表示,「從排名中可以發掘一些奧秘,從而督促我們審視自身,看看我們自己在做什麼,看看我們的成果如何優秀,看看我們有哪些競爭對手。「
滿足當前商業世界的需求
李光前商學院最近所獲得的殊榮證明,作為一個培養高素質畢業生的充滿活力的校園環境,商學院將繼續彰顯自己的核心實力。此外,這些排名成績明確李光前商學院是一個具有明顯全球化觀點的亞洲教育機構的獨特定位。
今天的商業世界沒有界限;國際合作和跨文化職能工作是當前工作環境的基礎。

李光前商學院 MBA 課程的學生當中,約65%是國際學生,分別來自全球34個國家,在諮詢和醫療保健等多個行業工作。他們通過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印度商學院等合作大學的項目來到這裡學習。EMBA 項目的學生可以接觸到中國、印度以及美國的國際商業環境。隨著課堂內外的多元文化環境的融合,SMU 畢業生有充分的實力和能力融入當今全球化的世界。
在 EMBA 課程期間,會向學生強調社會貢獻的重要性,提升個人社會價值重要性。學生在學習企業社會責任(CSR)課程時,被教導「從實際行動中獲得經驗」。因為學生不僅要成為公司的領導者,更要成為社會的領導者。 這種思維教學方式非常適合那些想要實現自我目標、超越自我的學生。
保持領先地位
在職場競爭環境中,李光前商學院畢業生憑藉專業能力的優勢獲得更高的薪酬。EMBA 課程的畢業生在畢業三年後工資平均增長超過40%。事實證明——SMU 的教育為學生的職場生涯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作為衡量成功的標準,排名可以展現出學校在課程和學生方面做的如何。通過比較不同時期的評分,可以看出學校是否保持了其畢業生的業界地位。
李光前商學院院長兼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創新與創業學)講師 Gerard George 教授說道,「我們的排名反映出,我們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技能、知識和人脈,幫助他們在亞洲充滿活力的商業環境中取得成功。」

下一步應該怎麼做呢?可以肯定的是,李光前商學院將不斷向前發展,保持領先的地位。
例如,EMBA 課程的設計得到了亞洲逾100名商業專業人士的知識貢獻,這使該課程內容與行業發展有著緊密的關聯性及實用性。課程在多方支持下不斷更新創新,以確保學生面對未來職場保持絕對的競爭優勢,能力優勢,專業優勢
SMU EMBA課程的學術主管 Shantanu Bhattacharya 教授闡述了一名 SMU EMBA 畢業生與眾不同的關鍵點:「這些畢業生是社會的領導者,而新加坡管理大學在培養成他們成為領導者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