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動物園篇(一)

2019年05月15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動物園大門

(上接新加坡裕廊飛禽公園篇(四))我去過那麼多的國內外動物園,新加坡動物園給我的記憶最多,印象最好!因為它裡面沒有圍欄,而是靠熱帶植物和水池來把動物和遊客隔開,這種不用透過鐵籠就能看動物的感覺真好!動物園裡面處處都是熱帶植物,就好像進入了一片綠色的海洋。

Tips:新加坡動物園是新加坡熱門景點之一,建議大家最好能提前在網上買好門票,這樣到時就能省去很多排隊買票的時間。

滿頭白髮的小猴子

一進門不遠,就能在一片植物叢中發現一種小猴子,它們的名字叫棉頂狨,最大的特點就是那一頭「白髮」,長得真像愛因斯坦爺爺啊!

在這兒還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因為這種小猴子上躥下跳的,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躲起來,所以很難用相機拍到它們。爸爸為了能拍到它們累得滿頭大汗,但是也沒拍到一張清晰的正臉照片。我坐在小推車裡呆得不耐煩了,就玩起在環球影城買的變形金剛玩具——「EVAC」。我在手中擺弄著玩具想辦法給它變形,這時爸爸發現一隻小猴子儘管正在吃東西,但突然低下頭看著我手裡的變形金剛,爸爸小聲對我說:「你先別玩,你把變形金剛舉起來,讓它看著。」我聽話地按照爸爸說的去做,果然這隻小猴子不錯眼珠的盯著我的玩具看,好像它也被「EVAC」吸引了,估計是想從我手裡搶過去玩玩吧,爸爸趁著這個機會抓緊時間拍下了它的正臉照片。後來爸爸一直對我說,多虧了給我買的這個變形金剛,要不怎麼能拍到棉頂狨的正臉照片呢,說得我心裡得意極了,我還吵著讓爸爸再給我買一個玩具呢!

絨(róng)頂檉(chēng)柳猴(別稱:棉頂狨)

稀奇古怪的「真假」鱷魚

新加坡動物園有兩種奇特的大鱷魚,和我平時見到的鱷魚長得可不一樣,它們嘴巴又細又長,一動不動地趴在水中時,我還以為是假的呢。我好奇地問爸爸:「它們長得都一樣為什麼不住在一起呢?」爸爸告訴我:「你仔細瞧,它們長得可不一樣。它們的名字叫馬來鱷和食魚鱷,都是天生的捕魚好手。

為什麼說它們有真假之分呢?原來它們都屬於長吻鱷科。馬來鱷又叫假食魚鱷,體型要比食魚鱷小。食魚鱷更長些,嘴也更細,在最前面有一個像圓球一樣的大瘤子,長得好醜啊!別看馬來鱷小,但性情更加兇猛,它除了魚還捕捉其他的一些動物:如猴子、鹿、水鳥什麼的,甚至還攻擊過人類。而食魚鱷就要老實多了,基本上除了魚類很少吃別的東西。

馬來切喙(huì)鱷(別稱:假食魚鱷、馬來長吻鱷)

恆河鱷:(別稱:食魚鱷、長吻鱷)

滑稽可笑的大鼻子

長鼻猴(雄猴)

有一種猴子長得太哏兒了,那鼻子大得像一個吹起來的粉紅色氣球,垂在臉上連嘴都擋住了,所以它們的名字叫長鼻猴。不過只有猴爸爸才有這種特點,猴媽媽的鼻子看起來就要小得多了。猴爸爸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那個圓鼓鼓的大肚子,遠遠看去像肚子裡有了小寶寶,又像是大肚子彌勒佛,配上它那個大大的鼻子,看著更是可笑極了。

長鼻猴(雌猴)

你好!雜技演員!

「你好,我認識你!咱們在天津動物園見過面!」我大聲喊著。爸爸笑著對我說:「你認錯了,它和你見過的不是一種!」

新加坡動物園中有個小島,島上生活著一種胳膊長得很長的猴子,它叫白掌長臂猿。它的臉是黑的,四周還有一圈白毛,手和腳也都是白色的,在樹枝上蕩來蕩去,速度很快,像表演雜技一樣。我學著它的樣子舉著雙手,在地上蹦來蹦去,我還拽著爸爸、媽媽的胳膊,蜷起小腿,模仿長臂猿在樹枝上盪鞦韆的樣子。可能是長臂猿見到我在模仿它,還在樹枝上「吱、吱」地叫了兩聲呢!

白掌長臂猿

我們人類的小夥伴

我和爸爸、媽媽在「海獸表演場」正好趕上一場海獅表演,於是就找了個地方坐下觀看。因為馴獸師叔叔說的是英語,所以我一句也聽不懂。這時只見一隻海獅搖搖擺擺地「走」了出來,它全身油黑髮亮,腦袋圓溜溜的,嘴上幾根長長的鬍鬚像老鼠一樣,隨著馴獸師叔叔的口令它開始做起了一個個滑稽的動作,只見它一會兒衝著遊客點頭,一會兒又「拍手鼓掌」,好像在說:「大家瞧我,多棒!」那滑稽的樣子逗得我哈哈大笑,前仰後合。可惜海獅表演很短,一會兒就完了,我直和媽媽嚷嚷著還要看,媽媽和我說:「海獅也是演員啊,也需要像你一樣休息的。」

加州海獅表演

這時多虧爸爸指著角落裡一組穿山甲造型的雕塑讓我看,我這才把注意力轉移過去。這組穿山甲雕塑像真的一樣,一大一小,媽媽和寶寶全身鐵甲,像一對武士。寶寶抱著媽媽的大尾巴,掛在媽媽的身後。爸爸對我說:「這組雕塑就是告訴人們,穿山甲曾經在新加坡廣泛分布著,但現在已經瀕臨滅絕了,我們要不想讓它們消失,就一定要保護它們!」

穿山甲雕塑

Tips:分布於新加坡的穿山甲屬於馬來穿山甲,是極度瀕危的物種。

希望小朋友們能像我一樣,從小就有保護動物的理念,這樣當我們長大以後,就還能見到這些可愛的小夥伴們。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