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來啦!
新加坡國大、南大並列第11!
島國雖小,教育絲毫不輸大國!

都是亞洲第一!
今晨,世界三大大學排行之一的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在新版的榜單中,新加坡的兩所頂尖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南洋理工大學(NTU)保持了穩定的優秀髮揮,也結束了一直以來的相愛相殺,攜手登上了世界排名第11的寶座,同時也是亞洲學府排名最高的兩所大學。
躋身QS 2020排名前10的大學多數來自美國和英國。其中,三甲席位均由美國的大學占據,依次為: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和哈佛大學。而亞洲地區大學的表現如下表:
QS 2020新鮮出爐
國大、南大終於達成共識!
QS世界大學排名主要根據六大指標編制,包括:學術聲譽、僱主聲譽、論文引用數量(Citations per Faculty)、教師/學生比例、國際教師比率及國際學生比率。

其中學術聲譽主要根據對全球9萬4000多名學者和4萬4000多名僱主進行調查後,進行排名。
新加坡高等學府的表現
在此前的幾年中,國大和南大一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占據亞洲第一的寶座。2017年南大第12,國大第13。
本次排名中,國大和南大攜手力壓普林斯頓大學,稍遜於芝加哥大學和帝國理工大學,同時獲得了亞洲大學的最高排名。
不過,國大在學術界與僱主名聲表現較突出,南大則在研究方面影響力較顯著,兩者各有所長。

國大在學術聲譽(Academic Reputation)上得分99.8,接近滿分!在國際教職工(International Faculty)得分上也一如既往的取得了滿分的成績。
國大在全球僱主的聲譽也非常優秀,在僱主聲譽(Employer Reputation)上獲得了99.2的高分。

南大在研究方面的影響力取得較佳的表現,在平均教員論文引用數量的指標取得88.8分,高於國大的75.7分,這也得益於南大近年來在材料科學上發展迅猛。

去年排在全球500大里的新加坡管理大學(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穩健前進,從第500名躍進至477名,在研究方面該校的影響力也有所進展,在論文引用數量的指標從21.2分增加到24.3分,使得整體表現有所提升。
私立院校的合作大學表現如何
作為新加坡重要的私立教育機構之一,楷博高等教育學院(Kaplan)合作的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今年進入了世界前300!
另一所合作院校埃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則是第370位,雙雙進入全英前40!


Kaplan合作院校中另一所愛爾蘭高等學府——國立都柏林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今年躋身前200,全愛爾蘭第二名的高校,其商科獲得了「三皇冠認證」。
* 同時擁有美國商學院協會(AACSB國際)、歐洲質量改善系統(EQUIS)和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認證,被譽為「三皇冠認證」。

而在新加坡設有分校的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位列377,新加坡校區和澳洲本部是一脈相承、同一個排名。

世界大學排名何其多
榜單層出不窮,究竟應該看哪個?
每年,國內外關於大學排名的榜單層出不窮,有的同學就會產生疑惑,這麼多的排行榜,我究竟應該看哪一個呢?
其實大學排名雖多,但是全世界公認比較權威的,也只有以下四個:

QS世界大學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是根據學術同行評議、全球僱主評價、教師人均論文引用量、師生比例、國際化程度等因素進行評比,但由於過度依賴於主觀的同行評價因子(40%)以及過高的師生比(20%),導致QS排名是爭議最大的排名之一。

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是由英國的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以教學、研究和國際展望等(例如海外學生和教職員數目)作為標準,為全世界最好的1000所大學排列名次。

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學綜合排名,也是影響力最大的排名之一。側重衡量高校的研究實力,以其客觀、穩定、透明的排名數據和排名方法獲得國際稱讚,但也因過分側重理工科而受到批評 。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由《U.S.News & World Report》推出的排名,一直是最有影響力的美國大學排名。在社會走向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為滿足世界各地考生在全球範圍選擇理想大學的需要,推出了全球大學排行榜,包括前500所大學。
排名的參考作用有多少
來自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的觀點!
王乙康部長去年在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輯》舉辦的世界學術峰會(World Academic Summit)上致辭時指出,隨著終身學習受重視,大學更提倡體驗式學習,培養學生畢業後立即投入企業發揮影響力:
評估它們如何同學術界以外的領域合作;
研究成果對企業、社會及不同群體所發揮的影響力。
不是僅僅把大學出版多少刊物或研究論文引用次數作為主要標準。因此國際大學排名所採取的方式應進一步加強,將大學如今所擁有多元角色納入考量。

新加坡教育部王乙康部長
如果要他舉出一個國際大學排名方法所應做的改變,那就是評估大學如何有效地同企業、社會和社群,以及政府等不同領域進行合作,以及將大學的研究對這些領域所發揮的影響力,納入考量。
王乙康認為大學與外界的合作有兩個方面:
首先,大學與不同機構合作,可將行業知識與專才與學術研究結合,尋求創新突破。再者,大學應該肯定學者對企業界和政府機構所發揮的影響力,鼓勵不同領域之間的人才流動。

小新君說:
總而言之,每年,國內外關於大學排名的榜單層出不窮,同一所學校在不同榜單上的排名相差甚至可以達到幾十名!
不同的排行榜對於大學的評估也有著不同的標準,而且對於一些偏商業性的機構來說,一份榜單或許還涉及了利益因素,因此可能會有不客觀的評判。
所以,對於大學排行榜的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排行榜只是選校參考,但不是選校的唯一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