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慮申請新加坡碩士時,公立大學一直是大家最受關注、最熱門的諮詢點。
特別是分別在QS2024世界大學排名榜上位列第八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第二十六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在2024fall入學申請中一如繼往的「大熱門」,因此不少背景優秀的同學都會選擇申請兩所名校。
但在申請過程中,我們卻收到了這樣的私信:
@王同學:
明明我自認為我的背景不差,國內985高校、雅思單項6.0、均分雖然不到85分,但也在80分左右。這樣的申請條件怎麼還不如一個雙非的學生?
@李同學:
和同學一同申請新加坡南洋理工碩士,因為申請專業的不同,即使他的雅思成績不足我,但是他有offer我卻沒有。
其實這樣的案例在名校申請時數不勝數,畢竟不同的名校有它自己的「偏好」。
因此即使你的本身院校背景足夠優秀,但有可能因為你不了解名校申請時最「反感」的申請學生類型,「恰巧」中招,與offer無緣。
舉個例子: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部分專業是需要提供GMAT/GRE成績,但很多同學並不清楚有些專業憑語言成績和均分就可以申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部分專業申請時,有工作經驗在申請時會更加加分,比如媒體與傳播學等。
很多同學也不了解具體不同專業申請截止時間,錯過「最優選」專業,轉而投向了所謂的「熱門」專業。
這下總知道,為什麼別人能但你卻不能。
畢竟沒找准名校的錄取「忌諱」,很容易耗時又耗力,最終還沒有offer在手。
為了幫助大家更有效的提高申請率,本篇我們來分析新二碩士最「反感」哪幾類中國申請學生?
名校「反感」申請者類型
類型之一:不了解申請開放時間及專業
海外碩士專業的申請開放時間不同,且每次申請者可以選擇多個院校多個專業進行投遞。
因此各位同學在申請時,要結合自己的學校、課程、均分成績、語言成績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專業,並在申請截止前投遞。
在前段時間,新加坡國立大學提前開放企業商務分析科技、智能系統科技、軟體工程科技、海事技術與管理理學、藝術與文化創業、傳播學等碩士專業申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提前批開放的專業以商科和人文社科類為主。另外,策略研究、國際關係碩士會計學、市場營銷學、商業分析、金融工程等碩士專業也已開放申請。

在近期,新加坡國立大學開放的專業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計算機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則主要集中在理學院、國立教育學院、部分的人文社科學院以及南洋公共管理學院。
*目前已開放的部分提前批次專業和新開放的專業都還可以抓緊時間申請。
類型之二:不了解申請標準
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一直以來被稱為「高分控」,其錄取標準也在「高段位」。
在23Fall申請中,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兩所院校的更偏向於985/211,或者是Top海外本科的學生。
學生均分基本都在85分以上,最低也在80+
人文社科類專業的雅思成績普遍都在7.0
商科類的大多數專業都需要GMAT/GRE在700、300以上的高分
但在我們往期的申請案例中,也有來自國內東北大學,但均分不到80的同學成功申請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電子學理學碩士。
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例,滿足雅思6.0、托福85+就可以申請申請理學碩士,但需要提供320+GRE成績。
很多同學一意孤行的認為只靠純高分就能成功申請,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具體專業的申請標準,也就導致在申請時未找到加分項,從而觸發名校申請「禁忌」。
類型之三:不了解申請「偏好」
每個專業的申請標準除了「成績線」之外,有的專業會更加偏向於工作經驗的申請者,甚至工作經驗會作為申請必須項。
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為例,國立教育學院碩士的部分專業申請時除了滿足相應的語言要求,還需要有相關的工作經驗作為附加條件。
南洋理工大學的媒體與傳播學專業申請也會要求申請者具備超過一年以上的全職工作經驗。
但是在往期的申請案例中,同一學院下的信息系統專業,大四的應屆畢業生也可憑相應成績成功申請。
由此可見,成績也並不是評判申請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
對於上述情況,我們通常都會建議同學們要去集中力量去申請自己獲得offer可能性更高的專業。畢竟申請時間有限,很多熱門專業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