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女私召車司機一家三口夢想有一天能夠購買屬於自己的溫馨小家,在提升版社區聯繫計劃(ComLink+)的協助下,一家人終於有機會實現購屋夢想。同時,患有閱讀障礙的兒子也在計劃下受益,情況獲得改善。
「我很期待搬進新家,也希望孩子以後能夠跟上其他同齡小朋友的步伐。」
41歲的朱昌燕接受媒體聯訪時透露,她在2021年與現任的34歲中國籍丈夫趙文彬結婚,育有一名四歲兒子趙兆樂。
她說,一家三口同年搬到一房式的租賃組屋。當時是因為丈夫還未獲得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身份,並且根據建屋局的規定,離婚後的首三年無法申請預購組屋,在2019年曾離過婚的她才會和現任丈夫、孩子選擇搬進租賃組屋。
「我是一名私召車司機,丈夫則是一名技術人員,我們的家庭收入加起來約7000元。」
兩年前接觸社區聯繫計劃
朱昌燕是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得知這個計劃。
她說,2022年曾碰到上門訪問的社區聯繫計劃義工,當時她諮詢對方有關幫助丈夫申請永久居民,以及購屋等資訊。
她透露,該計劃為他們安排的家庭導師謝桐春在過程中提供多方面的協助,包括教導如何提交文件、申請手續等。
此外,她的兒子去年被診斷出患有閱讀障礙,不僅如此兒子的英語程度也不好。
當局在去年推出提升版社區聯繫計劃(ComLink+)後,也為他們提供長期的指導。在家庭導師的引薦下,他們還接觸到幼兒培育輔助計劃(KidSTART programme)以及「社區聯繫站之友」(Community Link Befrienders)的義工和導師。
「我和丈夫的英語都不太好,我們在家都以華語溝通,所以我們也沒有信心跟兒子說英語。義工們會定時每兩個禮拜過來陪伴兒子閱讀。」
在陪伴的過程中,兩位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義工會和她的兒子用英語溝通。她認為,這對對兒子來說也有一定的幫助。
她說,兒子的掌握能力比較差,這讓她一直很擔心,害怕到小學時兒子跟不上進度,但在幼兒培育輔助計劃下,兒子就有機會透過不同的活動進行學習和提升學習能力。
「我以前有給他報名其他課程但費用不僅不便宜,也感覺沒有幫助。現在參與的計劃還有專業的導師進行家訪跟進,還會贈送書包、文具和故事書等等,還有一些活動可以參與,提升訓練等。」
此外,她也表示,從兒童培育戶頭的計劃所獲得的補貼金額,能夠幫助她減輕開銷和支付兒子的醫療費用等。
丈夫獲永久居民身份 順利購屋
如今,她的丈夫已經在去年11月獲得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身份,她們也將在本月26日到位於義順的預購組屋挑選單位,在2028年將拿到鑰匙。至於屆時將如何支付房貸,他們表示目前他們每天固定存一小筆錢,因此對以後支付房貸表示有信心、可以負擔。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在2021年推出社區聯繫計劃(ComLink),旨在協助住在租賃組屋且育有年幼孩子的較低收入家庭自力更生、取得穩定生活和提升社會流動性。作為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ForwardSG)的一部分,當局已將工作重心從提供基本需求的援助,轉移到通過提升版社區聯繫計劃(ComLink+),強化家庭的能力,以實現他們的願望。
提升版社區聯繫計劃是在去年7月推出,引入家庭導師,讓他們對受惠家庭進行長期的指導、激勵和陪伴。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在今天(19日)發布的《支援較低收入家庭趨勢報告》(Supporting Lower-Income Households Trends Report)中指出,截至去年12月,在當局接觸的1萬3871戶住在租賃組屋的家庭中,共有9153戶家庭同意與當局合作,以實現他們的願望。當局也正逐步推出提升版社區聯繫計劃前進配套(ComLink+ Progress Package),針對學前教育、就業、償還債務和買房這四個主要方面,更好地輔助受惠家庭。
作為其中一戶受惠家庭,朱昌燕表示很感謝這個計劃下的導師和義工們的輔助,她很期待未來能夠搬進新家,也希望孩子能夠跟上其他同齡人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