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6-18周歲的年齡段,學生進入高中階段,這是他們備戰大學入學考試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將開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科,並為未來的職業或大學專業做準備。
這個階段的孩子有多種不同路線選擇,需要分情況討論。
01、私立大學
若已參加過中考且成績優秀,則可選擇憑中考成績報考新加坡私立高校,並可根據個人興趣、學術能力等因素選擇適當的私立大學預科課程進行學習,有助於進一步深入研究、備戰高校。
完成私立大學預科後,你可以選擇繼續攻讀大專或高級大專課程,這些課程通常專注於特定的學科或專業方向,幫助學生獲得更專業化的知識和技能。
最後在讀完大專或者高級大專之後,可考慮報考大學本科課程和碩士課程,這樣會更進一步增強學術上的準備。

優點
相對較小的班級規模
更好地與學生互動和關注個人需求
更個性化的學術指導
學制通常較短
學生可以更快地完成學業並進入職場
缺點
質量參差不齊的私立大學
(在選擇私立大學時,需要進行充分的調查和評估,確保所選擇的學校具有良好的聲譽和教學質量)
02、政府路線
如果同學們在中學時期想要選擇新加坡政府學校線路的話,那麼就會出現兩條路不一樣的情況,對於高一、高二、高三孩子來說留學策略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學生中考失利,且平時成績較好,在高一階段時,可以報考新加坡劍橋「O水準」考試(相當於國內中考),考生可以用獲得的成績為標準申請進入新加坡初級學院、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

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Singapore-Cambridg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Ordinary Level) Examination,簡稱GCE 'O' Level)為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國劍橋大學地方考試委員會共同主辦的考試。後續可憑藉成績申請新加坡高中/理工學院/大學預科。
建議
O水準的學生可以先參加考前培訓,針對考試做系統化的學習,一年左右
如果在高二、高三階段準備來新加坡留學,直接備考新加坡劍橋「A」水準(相當於國內高考)的方式更適合這類學生。考生可以用獲得的成績為標準申請進入新加坡公立大學、私立大學或者歐美等國的海外大學。

新加坡劍橋"A"水準考試,也被稱為GCE Advanced Level Examination,是由新加坡教育部主辦的高中畢業考試。這個考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術能力和成就。
"A"水準考試的成績為美國,英國和各個大英國協各個國家所承認和接受。考生可以用獲得的成績為標準申請進入新加坡公立大學,或是英國、澳洲等國家的知名大學。

優點
知名學府
教育資源豐富
培訓機會充足
世界一流的教師和學者
更好的工作機會
缺點
申請人必須取得優異的O水準或者A水準成績
申請過程也非常嚴格
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和資質(如英文水平)
申請人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學術能力
會面臨比同年齡學生學業慢的情況
心理壓力大
建議
進入政府學校均須通過考試,入學考試難度大,所以建議參加考前培訓,培訓枯燥,期間學生多為中國學生,整體學習環境一般,建議如可以視情況先進入國際學校再利用課餘時間培訓考政府學校
03、國際學校高中
申請國際學校,是中考考後赴新加坡學習的又一主要途徑。與政府學校、私立學校相比,國際學校更注重國際化教育與多元文化交融。國際學校普遍使用IB、AP等國際課程體系。

優點
課程更加貼合國際標準
突出學術素養和批判性思維
優美的校園和周到的教學設施
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更加多樣化的文化體驗
缺點
學費較為昂貴
課程難度大
門檻較高(除非孩子非常優秀,一般很難通過新加坡的高一入學測試)
溫馨提示
文化差異
新加坡的文化多元化,並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對來自非西方國家的留學生來說,適應新加坡文化可能是一個挑戰,包括社交禮儀和行為規範等方面。
整體費用
新加坡生活成本高昂,再加學費等開銷,留學生要付出更多。有些職業可能會增加雜費或者實驗費等等。
語言難度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也有其他官方語言。對於非英語母語的留學生來說,可能需要通過英語水平測試,並適應新加坡特有的英語口音和詞彙用法。

學業壓力
不論選擇新加坡高中路線或是私立大學,競爭激烈、課程設置苛刻、學術標準苛刻。留學生需順應這一學習模式和維持學業進度。
就業難度
新加坡的市場比較狹小,本地人才已足夠豐富,對外籍員工招聘也有嚴格的規定。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刻苦鑽研、積累工作經驗、周詳求職計劃。
適應新環境
留學生需要適應新加坡的氣候、生活環境和衛生標準,這可能對一些人來說是一個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