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大小小的補課班隨處可見,我想大多數孩子都有補課的經歷。那麼在新加坡呢?其實這裡的中小學生和我們一樣,補課、提高班樣樣不缺。

新加坡的人是出了名的怕輸,為了孩子不輸在線上,各種各樣補課班也就見怪不怪了。
教育支出高達11億新幣!
曾經有一項關於家庭支出的調查,教育支出占了很大的比例……
新加坡家庭花在補課班的費用有11億新幣。
120萬家庭的孩子需要去補課中心學習,這個數字占新加坡家庭數量的90%。
新加坡介於13-19歲的孩子中,85%小孩每周要課外補課4小時以上。

如此重壓下的新加坡小孩,由於長期用眼,近視率高達80%。另外,新加坡76%的學生應考時會感到焦慮,高於平均的55%。
放眼全球,中國孩子的補課率為93%位列第一,而新加坡也有82%的家長為孩子補習,全球第6。
新加坡家長怎麼說?
根據新加坡媒體展開的調查顯示,新加坡52%的中小學生有補課。超過七成學生補課的科目是數學。
調查也發現,小一到小三學生當中,約三成補課至少兩個科目。而一戶家庭平均每月在每一名孩子身上花360多新幣的補課費。
受訪的家長表示:
「比我想像中來得低,我覺得是70%的小朋友都會去上補課班。以前我是沒有去補課的,所以我的小孩我不覺得需要去補課,而不需要為了跟風而去跟風。」

另一位表示:
「我的小女兒,這邊補、那邊補,補得孩子壓力太大了。」
新加坡受訪校長認為,大部分學生其實不需要補課,但許多家長可能因為沒時間陪孩子溫習,所以在能力範圍內幫孩子找補課老師,但這反而給這些學生多一層負擔。
補課過多造成的後果:
近視、壓力、花費大!

近視人數增多
由於孩子學習的時間過長,這就導致新加坡大約有80%20歲以下人群患有近視,新加坡7歲孩子中有10%患有近視,到12歲時這個數據上升到60%。
學業壓力很大
針對300名學生的調查顯示,有60%的學生坦言感覺從上學起壓力就很大,而壓力88%是來源於學校成績。

有很多中小學生表示自己在學校上完課還要去補課班,感覺沒有玩的時間,壓力很大,不快樂。
教育花費昂貴
因為優秀補課老師的班很難報上,有不少家長提前三年為孩子「預訂」學位,甚至願意預付一整年補課費,更有人從外國趕來新加坡補課。因此家長們的教育花費也越來越昂貴。
成績好固然很重要,但是在重壓下往往會適得其反,給孩子一個適度的學習環境,更適合他們的學習和成長!
其實,除了補課班
這些學習的途徑也非常實用!

校方網絡平台!
實際上在新加坡隨著學生年級的增加,在日常學習中接觸電腦的機會越來越多,有時很多課程都需要在電腦上完成。
在萊佛士女中,學生不定期就需要完成一個研究性學習項目,在整個項目的運行過程中,學生分為小組,在研究過程中大家分工進行,並需要密切合作、隨時溝通,因此建立一個特別的群,藉助於網際網路他們隨時隨地分享、共享階段性研究成果。

南洋小學(圖片來源:Twitter)
南洋小學的一二年級學生也有部分網絡課程。學生利用學校給的地址,並利用自己的身份證登錄後,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有時家長會預約也要藉助這個平台。
另外,新加坡政府學校幾乎每個班都有自己的blog,基於這個平台學校隨時發布重要的信息,而一些家長知道如何有效利用這個平台從同校其他班級了解信息。或是從別的學校了解信息。
免費在線學習!
Quizlet是一個免費的網站,學生可以用網站中進行個人學習,還可以生成測試,例如填空或多選。
還有一個手機APP——Snapask,從小學到大專的學生可以拍攝他們問題的照片,並通過簡訊獲得在線輔導員的幫助。家長可以試用免費提供教育資源的網站,往往這些學院都不以營利為目的,依靠志願者和捐贈者維持網站。

社區中心客戶課程!
父母可以考慮將孩子送到便宜的課程中心,例如社區中心的課程,這樣就不用濃縮課程來節省費用了。
家長們也可以在育兒論壇或社交媒體網站上的小組上,討論教育問題以及每個選項的利弊。培養一個全面發展的孩子也需要投資於非學術活動。
如果孩子喜歡閱讀,帶他參加由國家圖書館委員會主辦的活動和研討會。常規課程包括講故事,初級閱讀俱樂部和早期識字課程。
+學生成績的進步不僅僅得益於家長的幫助,新加坡中小學也扮演著異常重要的角色。出國留學新加坡,你會發現,家長和社區會為孩子的教育作出巨大努力和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