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29日(星期三)開始,DBS銀行帳戶持有人如果擔心自己輸入的個人識別號,
可以在手機上掃描面部,申請網上銀行帳戶。
這種新奇的方法被稱為「 SingPass面部驗證」,並且是國家面部識別服務的一部分。
捕獲的面部圖像將與國家生物識別資料庫進行匹配。

(圖片來源網絡)
星展銀行(DBS Bank)是第一個試用該服務的私營機構,因為該功能已將其功能集成到了digibank應用中。
SingPass面部驗證使私人機構可以利用國家的數字身份基礎架構來安全地驗證在線交易,從而繞開自己的系統。
但是,面部數據不會被銀行保留。
到目前為止,擴展的服務是有限的,
因為它允許客戶註冊在線銀行帳戶而無需輸入其ATM,信用卡或借記卡號以及相應的PIN。
用戶需要下載digibank應用程式的最新版本才能使用新功能。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用戶可能還可以遠程掃描自己的臉部,以驗證自己的身份。
這樣就不必上傳其粉紅色的NRIC圖片或親自出現以激活某些服務,例如開設銀行帳戶。
使用SingPass移動應用程式已經可以掃描手機上的面部或指紋
以訪問電子政務服務以及保險公司NTUC Income和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的電子服務。
自2018年推出以來,該應用程式迄今已有160萬用戶。
國家生物識別資料庫包含500萬名15歲及以上的當地居民的面部圖像和身份。
這些圖像是通過護照和NRIC的申請捕獲的,到目前為止,其使用僅限於官方目的,
包括在邊境檢查站和某些政府建築物中進行驗證以限制訪問權限。

(圖片來源網絡)
新加坡警察部隊(SPF)表示,從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
至少有82起有關新騙局變種的報告導致了超過600,000新元的損失。
SPF於7月28日發布的一份諮詢報告稱,
此類騙局的受害者將收到偽裝成來自其銀行的欺騙性短消息服務(SMS)消息。
該消息通知客戶其銀行帳戶已「暫停」或「凍結」。
SPF提供的發送給受害者的消息的螢幕快照顯示,騙局SMS似乎是從銀行發送的,
並且與其他消息(例如包含一次性密碼(OTP)的消息)出現在同一對話線程中。
然後,將指示受害者撥打指定的電話號碼以解決問題。
假裝是銀行工作人員的騙子在撥打電話時會要求受害者提供其個人詳細信息,網上銀行詳細信息以及一次性密碼。
騙子隨後將使用此信息進行未經授權的交易。
SPF在其諮詢報告中說:「謹防冒充銀行工作人員的不請自來的消息或電話。」
該通報補充說,詐騙者可以使用欺騙技術來掩蓋其實際電話號碼。
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個人資料圖片上顯示銀行的名稱,號碼和徽標。
SPF表示,這可以在包括Viber,WhatsApp和SMS消息在內的各種平台上完成。

(圖片來源網絡)
還建議公眾,銀行和政府機構絕不要要求您透露您的網際網路向他們提供銀行詳細信息。
他們還應該撥打銀行網站上的熱線電話,以驗證任何可疑消息或電話的真實性,而不是撥打通過SMS提供的任何號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