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孩子留學新加坡,在參加當地的華文考試,比如PSLE,O-LEVEL華文考試的時候,憑藉母語的語感和日常對話的積累,具備了一些天然優勢。

語言基礎紮實
比如詞彙量更大,語法相對來說更規範,而新加坡的華文受英文語法影響,有時候句式會顯得較鬆散。
寫作能力更強
中國語文的作文通常要求比較高,比如要訓練論說文,記敘文等。而新加坡的華文作文難度沒有那麼大,而是更偏重應用,比如寫封信,辯論稿,申請信,提案等,這也使得中國學生更快更容易適應。
閱讀理解占優
中國學生的閱讀技巧有了用武之地,在中國高強度的複雜文本訓練下,學生對社科類,文學類等閱讀材料絲毫不畏懼,而且新加坡的華文相對來說,難度要小很多,並且更偏向信息提取和邏輯推理,因此中國學生在面對閱讀部分會感覺很輕鬆。
可能遇到的挑戰 口語考試側重實際交流
新加坡的華文考試(PSLE,O-LEVEL)更強調即興表達,有些中國學生可能不熟悉這種方式,或者羞於開口,會有點不適應。
實用文體的寫作
新加坡華文考試會有一些題目比如設計社區活動方案,這類題目的設置更貼近學生的生活,鼓勵並且幫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以從不同的社會群體,了解需求,有助於培養研究,分析,批判思維以及評估等技能。中國學生相對來說,較少接觸此類題目。
文化背景差異
部分新加坡本地特有的詞彙,可能會讓中國學生不太熟悉,此外,學習或者考試會涉及本地的社會話題,比如種族和諧,組屋政策等。中國學生如果不能儘快熟悉了解,可能會影響相關題目的回答。
具體試題舉例
新加坡O-LEVEL華文考試結構分為筆試和口試兩部分,側重語言實際運用的能力。
其中,筆試分為Paper 1 (作文)& Paper 2(閱讀理解,綜合填空),口試分為朗讀短文,視頻討論等。
比如:
作文:
「你是學校環保學會的主席,寫一封報告給校長,提議舉辦『無塑料日』活動,並具體說明計劃以及可能達到的效果。」(字數300-400字)
口試:
視頻討論:
視頻主題:外賣包裝垃圾問題。
考官問題:「你認為減少外賣垃圾,消費者還是商家的責任更大?你的學校可以採取什麼措施?」
從以上分析來看,雖然中國學生會面臨一些挑戰,但是並非很難解決,孩子生來一張白紙,本身的適應性就很強,假以時日,會很快融入集體和社會。而中國學生來到新加坡留學,華文部分的學習可以說是手到擒來,優勢一目了然。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更多地將學習重心放到英文和其他學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