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加坡,美國爺爺
兜里都有多錢?

這麼奇葩的問題
到底哪個孫子想出來的?

最近芒果,椰子和西瓜孫子在一起
討論起來爺爺兜里那點錢
美國芒果爺爺
70歲了還狂刷信用卡

中國椰子爺爺
警惕抱著好幾個存摺
「你們想幹嘛?」

新加坡西瓜爺爺
默默的喝了一口Kopi Kosong
就靜靜的看著你們不說話

一說起美國爺爺
大家都覺得 —— 最有錢!

這可能是2018年最大的誤會!
根據調查,超過62%的美國人
存款不足1000美元
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壓根就
沒有儲!蓄!帳!戶!

中國人存款人均突破 4萬大關!
都是地球爺爺,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新加坡爺爺又是什麼畫風?

爺爺們兜里的錢
孫子勢必要做到心裡有數
美國人存款
結果可能讓你有點意外
那簡直在中國就是屌絲程度
超過62%的美國人
帳戶存款不足1000美元
很多網友紛紛感慨
這美國人民小日子咋這麼悽慘呢?
美國人在存錢這事兒上一直很魔性
從1980年開始美國的儲蓄率就低於20%
在2010年甚至只有10%

中國人存款
還是不變的配方
還是一樣的味道
同時期中國人存款率超過50%
而且,中國的居民新增儲蓄
人均突破4萬元大關
(我又拖後腿了)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到了2050年,中國存款率會高達51%
全球平均才19.7%,給跪

新加坡人存款
有機構做過一項調查
新加坡工作人士60%以上的人
每月存下的錢不到工資1/5
但是新加坡人也有存款!
因為CPF裡面的公積金基本上
就是政府在強制儲蓄
假設一個人月薪3500新幣
工作到67歲退休的話
每個月可以從CPF領取1200新幣
領到80歲有近20萬新幣


爺爺們有錢了都是怎麼花的?
說到這裡了
如果你看到下面的這些的文字
那你就要警惕!!!
這種,都是保!險!廣!告!

這種,都是理!財!廣!告!

那像本椰這種呢?
就是真心想跟你嘮嘮的
(主要還是因為接不到廣告)

圖源:經濟學人
中國爺爺:房!吃!存!
「Top3:房和娃」
房貸和車貸
是中國家庭負債中主要債務
調查顯示房貸占了
家庭收入的至少25%

中國爸媽你懂的
根據調查,育兒支出已經占
中國家庭平均收入的23%
第二大支出妥妥的

中國理財周刊還按市場行情
做了一個測算
咱就不提物價上漲什麼的
在中國養育一個孩子到大學
至少需要花費50-130萬元人民幣
留學更高,上不封頂

「Top2:日常開銷」
吃不用說了
就是日常開銷和飲食
中國,民以食為天麼

要真有什麼特別值得說的:
那就是人情份子錢!
今天老李家搬新家
明天老張家娶媳婦
就連老王家兒子考上駕校也隨份子
等你兒子考上駕校擺酒
人家全家去旅行了來不了,有來無往

「Top1:儲蓄」
感覺這也剩不下什麼了
剩下了就拿去投資
世界在變,工資在漲
但是我椰爺和椰奶的投資方式沒變過
那就是,定期存款!
根據下面這個圖表
家庭收入最多的部分就是存起來

美國爺爺:貸!吃!投資!
「Top3:投資和保險」
美國人也投資
但是比起存定期,渠道更多
比如買股票、基金
理財型保險和債券

美國人在養老這件事兒上
也非常的焦慮
全體現在買保險上了
根據調查,美國家庭中一半以上
擁有養老金帳戶
19.7%家庭擁有人壽保險
買起保險手筆嗷嗷大

「Top2:日常開銷」
美國人外食費用高
除非天天吃M記和KFC老爺爺
(這麼吃怕是醫藥費就上來了)
而且外食還有小費的加持

不過日常開銷無可厚非
只是有一項是剛需
那就家庭開銷里的交通費
占總收入的17%左右
美國大城市還能選擇公共運輸
而中西部以及一些小城市必須開車
那麼油費、修理費、汽車保險費
成了硬性開銷了

「Top1:還貸」
在美國房子也讓人頭疼
美國家庭約30-35%的收入
都貢獻給了住房
美國人民看得比較開,租!
有些人一租就是一輩子
走到哪生活到哪租到哪

新加坡爺爺:
「Top3:CPF」
一般新加坡的小夥伴
每月工資的20%都拿來「強制儲蓄」
也看年齡和身份哈

這錢日後用來看病
養老還有買房~
新加坡人也買保險來
加持養老和看病這兩個方面

「Top2:日常開銷」
這個沒啥說的
小島人是不外食會死星人
周末還得下館子
平時都不怎麼在家做飯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新加坡人旅行開銷特別大
占據了收入10%左右
小島人一般年初就開始計算
今年有幾個小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