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31日),中國新個稅法出爐。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國小夥伴,明年1月1日開始你們交稅的數量要變啦。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什麼是中國稅務居民?
相比以前對稅務居民的定義:「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在國內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在國內繳納個人所得稅。」現在的標準也更加明確了。
「中國境內有住所」和「居住滿183天」成了判定中國稅務居民的兩大標準,滿足任何一個條件,都要依法納稅。說人話,就是:全球公民在中國一年住滿183天就要交個稅;中國公民全球收入都要交稅。

只要累計在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居住滿183天的人都有義務交稅。不論是什麼國籍!中國國籍外國國籍都要交!中國人換了新加坡護照也要交!更不要說中國護照新加坡PR了,肯定要交!
CRS大助攻,你賺多少錢政府統統知道!
其實無論改沒改,新加坡的中國小夥伴都還是要交稅的,沒差別。但是以前你在這邊的存款收入多少中國政府不能知道得一清二楚。今天開始可就不一樣了,即使在新加坡賺錢,中國政府也可以hin清楚你每個月賺多少。
因為就在今天(9月1日),中國和新加坡正式加入了令人們聞風喪膽的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 統一報告標準)。

如果你在境外的其它CRS參與國的金融機構中持有金融帳戶,帳戶的信息就會通過CRS的自動交換機制傳遞給中國的稅務機關。而中國與新加坡的自動交換關係在今年4月初剛剛激活。
所以以前還心存僥倖,想著少交一點是一點的的小夥伴們,皮可得都繃緊了。既然要交,那麼就必須明白要交多少,來看看具體的改變吧~
算算荷包每個月交稅多少
新出爐的個稅法變化相當大,上圖了解一下每月荷包要怎麼納稅。其中新增了專項附加扣除,免徵額、稅率等也有新變化。

單身沒有罪,但是要交稅
單身狗們不僅要面臨新加坡政府的催婚,連中國也勸你早生娃了。單身無罪,但是要多交錢吶。「單身稅」了解一下。

專項附加扣除中,第一項就是子女教育支出有木有。

換句話說,結婚的、有小孩的、家裡還有老年人的,教育、醫療、住房會得到大大的改善,提倡更多的人結婚,單身者,沒有家庭、沒有小孩的享受不到此項政策。
新個稅起征點上調至5000元,真的減稅了??
新個稅起征點從原來的3500元/月,變成了5000元/月。還拉大了稅率的距級。按照這個算法,以月薪3000新幣(約合人民幣15000元)來算,交稅似乎還少了很多。

瞅瞅自家工資今後要交稅多少……

然而,也有一部分網友算了算到手的工資,感到了淡淡的憂傷。

算了算其它的生活成本,依舊感到壓力山大。

來波更扎心的,看看同樣年收入十萬美元,在中國和在新加坡會各自交多少稅~
10萬美元兌換成683000人民幣,平攤到每個月即56916.7元。一年就要交13萬多。

而在新加坡,10萬美元兌換成137190新幣,因為是按年收入計算的,一整年要繳納10528.5新元(52416.1373人民幣)。
但是如果是來新加坡工作的中國小夥伴可能就要吐血了,要交這麼多,如果還要交新加坡的稅,那就更慘了!那麼問題來了,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國人是兩個國家都要交稅嗎?
給新加坡繳稅可以抵消中國的稅
根據新加坡法律規定,納稅居民如下。
a. 新加坡人
b. 新加坡永久居民(SPR)
c. 上一年度在新加坡居留多於183天的外籍人士
d. 上一年度在新加坡工作多於183天的外籍人士(公司董事不在此限制)
納稅居民是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去申請個人所得稅回扣,這樣無形中可以減少許多個人所交的稅款。個人所得稅是在前一年(如:2017)的收入扣除適當項目後,以累計式徵稅,稅率介於2%-20%…
這意味著,有中國境內房產而常年在新加坡工作的小夥伴,可能需要繳納兩國的個人稅。

那麼在新加坡應該怎麼繳納個人稅呢?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實行累進稅率制。

例如: 年總收入$35,000, 前30,000的稅額為$200,餘額5,000的稅額是5,000X3.5%=$175, 所以總稅額為$375。
年總收入在$20,000以下,恭喜你不用納稅!
新加坡和中國簽署了tax treaty(稅務互免協定),新加坡那份稅可以抵消在中國繳稅的一部分,但是還是要補差額的!
針對新加坡工作中國小夥伴,會不會財務壓力hin大的問題,新加坡眼網友智囊團給出了參考意見。

還有網友預測,會有一波人狂奔在申請新加坡公民的路上……

學習美國全球徵稅
其實中國全球徵稅並不是心血來潮,這個決定的根源可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派稅務團隊到美國、英國及其他國家考察,徵詢建議,以便起草一部現代化的稅法。

中國在1993年頒布自己的稅法時,選擇了美國人對收入的定義,也認同了全球性的徵稅範圍。
其他國家如何向海外工作公民收稅?
美國
過去,一些納稅人把資產藏匿海外,用以逃稅。但由於美國債台高築,稅收吃緊,美國政府開始向那些有海外資產的人徵稅。美國法律規定每年要申報海外資產和投資。這些資產申報的費用昂貴,罰款重,動則萬元以上,還有刑事罰則。只要是稅法上的「美國人」,包括美國綠卡持有者,他們的「世界收入」(worldwide income)都要向美國政府繳所得稅,他們的「世界財產」也在美國遺產和贈與稅的課稅範圍內。而非美國人則只要報美國來源的收入或美國本地的財產移轉即可。
新加坡
只有新加坡人、永久公民或上一年度在新加坡居留或工作183天或以上的外籍人士(公司董事除外)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在海外工作的新加坡人無需為海外收入而在新加坡繳稅。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率是全球最低之一,所得稅率是以前一年的收入扣除適當項目後,以累計式徵稅。個人所得稅稅率介於2%至20%。
不管怎樣,祝小夥伴們努力工作,多多加雞腿。繳稅多也是高薪的代表詞啊。最後送上朋友圈教你如何花樣合法減稅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