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栽培孩子,不少新加坡的家長不惜砸錢讓他們上編碼(Coding)訓練營,有的訓練營甚至需花費近2000新元,但仍有父母願意買單。
根據新加坡媒體《今日報》的最新資訊,現年10歲的Apple Zhu,在 6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編程。去年,她參加了一個編碼訓練營,一共花上超過600新元。剛在上個星期,她再參加另一個訓練營,學習如何使用名為RPG Maker的程序,通過Java 編碼製作遊戲,花費1399美元(約1900新元)。
「編碼很好玩。過一陣子後,就越來越難,但最後當你知道你成功製作遊戲時,你就覺得很酷。」

隨著科技人才越來越「吃香」,不少家長不惜砸錢讓孩子上編碼課程,Apple的爸爸Zhu Liliang就是其中之一。Zhu Liliang是中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子公司眾安國際的首席技術官。
剛結束的學校假期,Apple的父母就讓孩子參加一個由iD Tech舉辦的遊戲設計訓練營。雖然報名費介於1760新元到2400新元,但不少家長仍積極地為孩子報名這個長達一星期的活動。
這個訓練營去年第一次推出時,就吸引了約280名年齡介於7歲到17歲的孩童和青年參與。今年的活動則吸引了約390人報名。
iD Tech國際運營總監Kristopher Kasper表示,公司發現有不少本地家長會帶孩子飛到美國參加訓練營,於是決定把活動擴展到新加坡。
「新加坡對教育、科技有興趣。這裡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地方。」Zhu Liliang告訴《今日報》,會讓孩子參加iD Tech舉辦的訓練營,是為了給女兒灌輸「編程的思維」。

Apple在訓練營製作的遊戲中,創造了一個名為Max的主角,他需在15分鐘內找到一條隱藏起來的龍。
Zhu Liliang說,他對女兒能製作一個這樣的遊戲,並不感到意外。
他也表示,希望Apple能學習如何用銀行國際代碼(Swift Code)來編程。但他強調,在孩子學習編碼的過程中,家長不該給他們太多壓力。
「編程不需要是辛苦的。(你的孩子)不應該抗拒這些東西,這應該是好玩而且有益的。」
來看看那些學習編碼的新加坡學生們,對於學習編碼有什麼收穫和心得?
釋放自己的潛力(Elijah,13歲)
Elijah是2019年國家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最年輕的獎牌獲得者,這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每年舉辦的最負盛名的編碼比賽之一。這個13歲的ACS(I)男孩已經從當時好奇的小學五年級學生成長為編碼實驗室最傑出的十幾歲人才之一。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像Elijah一樣有抱負的程式設計師,不要害怕冒險進入代碼的世界——想想所有即將未來屬於你的機會吧!
編寫創造更美好的世界(IAN, 14)
如果你是為了興趣而學習,為什麼不在掌握這門技能後更進一步回饋社會呢?利用自己的編程技能,IAN為老年人設計了一款有意義的應用程式。Hwa Chong學院年僅14歲的學生IAN推出了自己的應用程式Silver Plus,旨在促進老年社區的參與。「我想到這個主意是因為今年學校項目的主題是回饋社會,我想把這個主題和我對科技的熱愛結合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