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印象之旅(之二)

2019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這一天的主線任務是濱海灣花園區域。

記得剛有電腦遊戲的時候,非常痴迷於《金庸群俠傳》,可以穿越在金庸武俠世界裡,拜各種牛逼的大咖為師學神功,可以找到或買到各種牛逼的秘籍和兵器,完成遊戲設計的故事情節,其中和不同的人說話就會有很多「隱藏情節」或者叫「支線任務」,在第二天的行程里,就給朋友們設計了一個隱藏任務——牛車水,所以我們就從牛車水開始。

Day Two:在新加坡什麼都貴,越小的東西越貴,只要跟人有關係的就貴,只要我愛吃愛喝的就貴,就兩樣便宜的要死——大太陽和大暴雨!而且每天不是大太陽就是大暴雨,有時候上午大太陽,下午大暴雨,上午一身汗,下午一身雨!

早上就是被大太陽和蘇丹回教堂虔誠教徒銷魂的誦經聲叫醒的,20分鐘後(此處省去大概一百字……)我們來到了離酒店更近的勞明達Lavender地鐵站,乘坐綠線地鐵(EW線)到達歐南園Outram Park地鐵站,轉乘紫線(NE線)坐一站就到達今天第一站牛車水,也就是新加坡的「唐人街」,英文Chinatown。

——上一篇沒有說新加坡的地鐵,在這裡大致說說,新加坡的地鐵可以讓你感覺到時間的無比漫長,再加上不讓喝水吃東西(我膽小臉皮薄,未敢以身試法),這種漫長就變成了煎熬。但新加坡的公共運輸的便捷性和合理化設計確實值得學習,地上地鐵站銜接了輕軌、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等公共運輸,這也符合新加坡在規劃設計地鐵時「一站式」或「戶到戶」交通樞紐網絡的理念,方便乘客的換乘。通常許多大的地鐵換乘車站,也是比較大的公交車換乘車站,同時也與輕軌相連接,出站口附近設有計程車的候車「的士站」,在乘客上下班高峰時,乘客可以自由轉化出行的方式。且基本每個地鐵站都是該區域的商業中心,對於周邊居民和上班族來講十分十分方便。新加坡的地鐵基本都是無人駕駛的信息化調度,而且準確性和安全性也是得到認可。

牛車水被稱為新加坡的「唐人街「,我一直都感覺好奇怪,因為新加坡就有70%-80%是華人,這裡的基本生活環境都有華人的傳統和風格, 不知道為什麼還要單獨設定一個「唐人街」區域。

——後來我思考之後理解為:現在的新加坡華人被稱為華族,而有一部分原來的華人不僅是華族,還想著自己的祖籍是在中國大陸,他們還真是確確實實的華人,為了區分就把原來大陸來新加坡勞工的中國人聚居地保留下來。可能再過幾代人,就真沒有華人了,只有華族新加坡人了。

牛車水主要是以佛家聖地佛牙寺龍華院為中心,以美食街為主線,南北展開的一片區域,大多以中國美食和當地新加坡特色菜為主,美食街以外兩側就是售賣各種紀念品和小手工品的攤位,還有很多賣古董的店鋪,這些和國內的古鎮就非常相似了。

房屋建築是以早期東南亞民居為主的兩層聯排的店屋,就是樓下是店鋪,樓上是居所,而且很特別的是,一層屋子外面會留有5英尺的帶有遮蓬的人行通道,被稱為五腳基。

——這是因為早在1819年開埠之初,萊佛士就規定凡建在街道邊的店屋,屋子與馬路之間,至少要有一條5英尺寬的有遮篷的人行道,目的是要讓行人免受日曬雨淋之苦。5英尺就是「five-foot」,這樣的人行道就稱為「five-foot way」,而「foot」除了是指「尺」,也是「腳」的意思,於是這類人行道俗稱「五腳基」。

牛車水最為吸引人的就是又許多網紅美食店,還有幾家是榮登米其林一星的店,比如天天海南雞米飯、了凡香港油雞飯面等等,早上之所以沒有安排他們吃早飯,就是要帶他們來吃這裡的米其林一星——了凡油雞飯面,真是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不如體驗,一條長龍甩尾的隊伍,屋子裡十幾張小桌子旁也站滿了虎視眈眈看著你吃飯的翻桌之徒,每一位打到飯菜的男男女女,招牌動作就是拍照、美圖、被人盯著吃完,出門繼續拍照,發朋友圈……。味道不做評價,說好吃你打我,說不好吃你就失去了一次打卡炫耀的機會。

佛牙寺龍華院,是我見過的最有佛家氣場的一座寺廟,寺廟成天圓地方之架構,樓高五層,每層都有參觀的主題,最值得去看的是四層的佛祖釋迦摩尼的自述體傳記,十幾分鐘便可知前世、曉未來。還有就是一層主殿里的佛家弟子一身乾淨的袈裟和修行的人們一起誦經,感覺佛光普渡,心神凈化。

穿過繁雜的牛車水大廈,正好看到當地居民在品下午茶,食閣里的各種冰粉、綠豆粥……還有好多黑人白人老外(請允許我把自己當做新加坡華人)也坐在那端個塑料碗喝各種粉。我們也是累的想找個地方吃吃下午茶,但我不會選擇這裡,我在我的腦地圖裡瞬間搜索到了附近的米其林,家喻戶曉的「松發肉骨茶」,從牛車水地鐵站乘坐紫線(NE線)到克拉碼頭地鐵站,出站就看到對面的「松發肉骨茶」,不要小看這個店面,裡面也是拍著長隊,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剛到門口,就被安排進去,心安理得的看著別人看著我們的眼神,死皮賴臉地坐下來點餐,拍照、發圈打卡……,在一個沒有人認識你的國度,你真的可以使勁不要臉!

——松發肉骨茶,自1969年以來楊應松先生秉持鍥而不捨的態度,自銷售潮州風格肉骨茶的小攤位工作開始,創新研究,別具一格,不但沒有藥材味道,還調出了胡椒味道的豬骨湯,湯汁鮮美入味。

下午茶過後,一掃人困馬乏之疲憊之感,神清氣爽開始下一站——濱海灣花園,從克拉碼頭地鐵站乘坐紫線(NE線)返回牛車水地鐵站後,轉乘藍線(DT線)仍舊到達Bayfront海灣舫地鐵站(金沙酒店地下站),之前購買金沙空中花園電子門票的時候,也一起買了濱海灣花園的電子票(人均32新幣的套票),不同的是需要提前更換紙質票,換票地點就是在昨天去往空中花園的主樓門口右側,有一個法拉利賽車體驗介紹攤位,有個印度小伙在那發獃,找他換票就ok了,不要管他說啥,把簡訊二維碼給他就可以了。然後往回走看到金沙酒店前台,再往前走50米右側的玻璃門旁邊,有個水牌標記通往濱海灣花園,一部直梯可以把你帶到通往花園的空中走廊,我們即將走入叢林花海。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