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發現:雙語者的優勢,已經不再僅僅只是能夠和更多的人進行交流。懂得兩種語言可是讓你更加的聰明。
講雙語能讓人更聰明嗎?
對於中國學生而言,平時我們學好除了要學好語文和數學的同時還要學好英文。
但是,學習語言需要語言環境。新加坡憑藉它得天獨厚的雙語教學,贏得了廣大家長的青睞和肯定。
新加坡雖然承襲了英式教育,但新加坡並不是完全的照搬,而是發展出了獨特的教育模式。更是用實際行動將雙語優勢最大化!

尊重各民族的習俗、語言與文字
這是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為了便於各民族間的平等交流,新加坡國家的行政語言是英語。

然而,新加坡政府尊重各民族的習俗、語言與文字,凡是主要的公共場所除英語外都備有各民族的語言與文字。電視和電台也是如此,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頻道和波段。
在這種環境下出生、成長的孩子,他們的語言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難怪有人說,新加坡這地方能使人成為語言學家。
在家說本民族的語言,出門說英語
新加坡大人都有個習慣,在家說本民族的語言,出門說英語,來客用英語。如果,碰上華人與印度人通婚,他們彼此交流的語言是英語,但是,他們各自對自己的孩子都要說上本民族的語言。

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孩子一出生就受到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的刺激。
允許各民族和團體辦學,第一語言是英語
新加坡政府允許各民族和團體辦學。但第一語言一定是英語,第二語言才是本民族語言。兩種課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到高中畢業,每個畢業生的華語讀寫水平都要過關,否則不許考大學。

因此,新加坡的家長特別重視人生起跑線的優勢,大部分的幼稚園、托育園也就把雙語教育作為學前教育中最重要的課程。
英語、華語兩種文字同時出現
在師資的配備上,有說英語的教師、有說華語的教師,並要求說英語的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說英語;說華語的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說華語。
在環境和課程設置上,英語、華語兩種文字同時出現,如:在桌子上貼有「桌子」和「table」的文字,在椅子上貼有「椅子」和「chair」,每個孩子的名都有英語和華語名。

這些英語名、華語名分別出現在孩子的英語作業和華語作業上,由於多次的出現,兩歲多點的孩子就能認識自己的英語名和華語名了,到能寫字時,自然就能寫起來了。
教室牆面的布置上,也貼有不少圖、英語、華語同步的內容。
結語:由此可見,新加坡獨有的雙語教育,不僅是語言的教育,更是思維模式的教育,既學習了知識,又培養了多種學習能力,既沿襲了英國教育,又根據孩子的特點,走出一條獨特的教育之路。
新加坡絕對讓您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