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調警戒級別、全面取消戴口罩規定、解散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入境規定放寬...新加坡全面回到疫情前!
曾經因為疫情停了三年的學校活動,如野外露營、出國交流等等一系列讓孩子振奮的活動,都在開始慢慢恢復。
露營篇
新加坡小學四年級的小朋友,他們都會有為期3-5天的戶外露營活動。小學生會一起拉到戶外,像新加坡這種熱帶國家,露營地點一般就會選擇臨近自然保護區、公園,或是新加坡周圍的小島,安全係數不僅高,而且還能讓孩子貼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
在戶外露營的時候,小朋友一般還會學習一些戶外生存技能,如教他們學習劃獨木舟、野外生火、搭帳篷等。露營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還能鍛鍊孩子的膽識,更可以讓他們在自然中獲得最直觀的知識。



而且,對於小學生來說這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因此,在疫情期間,正在讀四年級的小孩子就非常遺憾,因為他們失去參加露營活動的機會。無奈之下,學校只能在他們六年級的時候,在學校的大禮堂里給他們搭了帳篷,就算是完成了露營這個活動。
戶外運動篇
最近,曾因為發生過事故的高空戶外活動也要全面恢復,如攀岩、登山、高空滑索等。政府為了保證每一位學生的安全,規定所有業者必須經過專業機構的認證,指導員也須符合更嚴格的標準,以確保他們提供的設施達到安全標準。

新加坡政府對於培養學生素質教育方面還是非常的操心。在每個階段給學生安排這些課外活動,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在學業之餘能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增強他們的體能訓練,確保未來他們遇到危險的時候,有自保的能力。
出國交流篇
小學五年級以上的小朋友還會有出國交流的活動。每年的假期,新加坡的小學就會組織學生去中國,或者是到印尼、馬來西亞等一些國家的學校進行交流活動。
曾經就有不少新加坡重點小學組織學生到中國各地遊學,也被稱為「浸濡」。新加坡小學生一般會在中國停留1至2周,半天與中國孩子共同上課,學習中文、書法與歷史知識等,半天到中國旅遊景點觀光。這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中文水平,還可以帶他們領略中國自然風光,感受中華文化。

新加坡的遊學不僅僅是讓孩子去遊玩,還可以讓他們有機會切身感受其他種族的文化、社會和風俗習慣,開闊他們的眼界。同時,鼓勵孩子們在學校學習的基礎上不斷地向外拓展,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文化情境中發現新事物,去追逐自己以前從未發現的想法。
最近,新加坡國際學校已經率先開展戶外活動和海外遊學了。國際學校每個月都會安排學生戶外探索,學生探索的內容也都不一樣。如果是IB學校的話,每個月都有不同的主題。假如這個月的主題是環保,學校就會組織學生去到一些體現環保主題的地方。例如,新加坡有一個「垃圾島」,全新加坡的垃圾最後都會去這個島。但它看上去並不像個垃圾場。這裡擁有清新的空氣以及清澈的海水,生長著很多罕見的植物,擁有大量稀有動物。

學生會在這座「垃圾島」上進行露營和野餐等活動,讓他們親自生活在這座垃圾島上,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然後高年級的學生,他們會去到海外。比如說學校這個月的主題是人口或者資源配置等問題,新加坡高年級的學生可能就會被拉到印尼一個很窮的地方,幫助當地的小朋友搭房子,或者去做一些農活,用他們自己的力量去幫助當地的孩子。
生活實踐篇
曾經因為疫情暫停的周末課外活動,如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和科學館,也逐漸開始復甦。一些國際學校會帶著孩子去參觀美術館,體驗通過藝術來表達自己的各種方式。

還有的國際學校會讓孩子自己動手種菜、種樹和種花,讓他們了解每天吃的食物都是從哪裡來的,以及讓他們感受植物生長的過程,促進學生的體驗式學習。
新加坡學校不同類別的課外活動不僅僅是讓孩子玩的開心,讓他們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同時還可以教會孩子各種生活技能。不得不說,新加坡確實是一個最適合孩子成長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