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拉上窗簾
新加坡與香港一直被認為非常相似。這兩個地方人口相似,發達程度相似,地緣地位相似,經濟模式相似,就連它們航空業的形式與規模——也非常相似。

圖:新加坡 攝:LaCurtain
在疫情發生之前,新加坡航空的規模略小於國泰航空。疫情發生後,兩家都受到了嚴重打擊;大片的飛機停飛,慘不忍睹。但疫情兩年之後,這兩家航空公司現在卻完全不同。新加坡航空的飛機已大量復飛,而國泰航空卻由於各種原因,再次向下「滑落」。
新加坡航空為應對疫情整合了旗下的勝安等子公司,現在機隊規模145架。根據網絡資料,它的A350、787和747三種遠程寬體機已悉數復飛。除了全球拉貨之外,去往歐洲和澳洲的客運也恢復得很好。最近乘坐的小夥伴說,「倫敦全員滿員」,生意火到爆!

圖:生意火到爆 攝:LaCurtain
新加坡航空的A380現在有6架在服役,777和737也都有一半復工。總體來說,現在「有活干」的飛機已達110架。鑒於它的澳洲、英國和北美航線生意都很好,如果疫情不再嚴重的話,2022年新加坡航空應該能夠盈利。
新加坡與香港在民航業是競爭關係。這兩個地方此前都是英國殖民地,在「英澳中轉」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並爭搶客源。但由於國泰航空下滑,客流肯定會向新加坡傾斜,由此帶來的經濟促進作用,意義重大。

圖:曾經的東方之珠 攝:LaCurtain
兩者的經濟環境現在也發生了改變,有人說「亞洲國際都會」未來應該是新加坡而非香港。比如說新加坡股市2020大跌曾一度成為「亞洲最差」,但2021年全年的富時新加坡海峽指數為9.2998,在東南亞僅低于越南和台灣,表現良好。與此同時香港的恒生指數卻在2021年下降了-14.7161,成為了「全球最差股市」。
香港的防疫政策現在越來越嚴格。國泰航空此前為避免隔離,曾將部分飛行員暫時搬移到了洛杉磯。但因為有機組感染並傳播至香港,備受指責,不得不開除了相關員工。本周有消息說港府新頒規定,禁止8個國家航班進港,亦不允許客人中轉,這對於國泰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圖:空蕩蕩的香港機場 攝:LaCurtain
為了配合港府防疫,國泰航空已將部分航線暫停7天。它在合併港龍航空後擁有174架飛機,幾乎全部是大型寬體機。經過最近的「折騰」,現在只有約80架能夠上天,不僅開工率遠低於新加坡,和航線數量也遠遠地落到了新加坡後面。
新加坡航空與國泰航空的經營技術比較接近。但從遠期來看,新加坡航空沒有什麼顧慮,而國泰航空會因為人員大量隔離而成本大增。香港以前的中轉優勢是內地,現在因為沒有通關而荒廢,客座率無法與新加坡相比。如果再考慮到新加坡航空的服務更好,機票水平更高,那麼一升一降之中,國泰將越發地沒有前途。

圖:國泰航空 攝:LaCurtain
有人說如果國泰不搬家的話,它最終將縮減成為一家「小型公司」。但國泰紮根於香港,它不可能回到英國,搬到美國或越南的可能性也很小。也許只有大規模削減機隊,慢慢熬到疫情消失,才是它最無奈的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