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商業用途日趨廣泛 更多物業管理業者日常作業中採用

無人機的商業用途日趨廣泛,更多物業管理業者在日常作業中採用無人機取代傳統人力以提升效率。建設局自去年1月落實建築外牆定期檢查制度以來,有超過500棟建築的業主已採用或準備使用無人機進行外牆檢測,約占需接受檢測建築的三分之一。
為了協助業主及時發現和處理外牆損毀,確保公眾和用戶安全,新加坡建設局從去年1月起規定凡屋齡超過20年、高度達13米,也就是大約五層樓高的建築物,每七年必須定期檢查一次外牆。
這項規定實施一年以來,建設局已發出1500份通告,要求符合條件的建築物進行外牆檢查,當中超過500棟建築的業主已採用或準備採用無人機完成作業。
建築和工程結構檢測公司 檢測工程師組長史翔表示:「傳統上來講如果你想做100%的外牆檢測,你可能需要用到蜘蛛人或者做支撐架。其實那樣又耗時而且又不安全。」
業者表示同傳統使用高樓繩索通過人力檢查相比,使用無人機進行外牆檢測的費用降低至少一半也更安全。而無人機檢測外牆後,再配合人工智慧和三維模型進行分析是這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鷗飛人工智慧聯合創辦蔡志南表示:「準確度有幾個考量,我們還在收集數據,現在我們在拍外牆的時候都會在訓練人工智慧模型,現在的準確度是大概60%。」
建設局表示除了無人機,建築維修領域目前也在開發其他科技方案,包括使用機器人來進行外牆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