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90後幾乎都到了足以從大學畢業年齡的時代,當下社會的主要新鮮血液已經變成90後這一代人了,同時職業選擇未來發展也變成這一代人主要考慮的問題。對此,新加坡國立大學提供了專門的畢業生培訓輔導就業,學校時刻關注學子未來走向。

國大教授青年分析
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教務長講座教授楊李唯君對於畢業生情況進行了分析,剛從學校畢業開始找工作的年輕人有可能遭受冠病疫情的負面影響,甚至打亂就業過程。
疫情導致經濟衰退,促使他們面臨著對自己不利的就業職場,工作機會減少,工資也比以往來得低。
投入社會起步不順利,若未能克服挑戰,冠病世代將長期身心受擾。也是國大家庭與人口研究中心創始主任的楊李唯君教授說,有研究顯示過早失業會對一個人的職業發展軌跡產生負面影響。

她解釋:「將來再次失業的機率較高,收入也可能低於沒有經歷過疫情時期的人。這些經濟壓力,加上防疫措施,往往會影響心理健康,增加他們的精神壓力。
未來這些年輕人如要組織家庭,結婚或生子時,這些負面的經濟和心理影響,可能促使他們延遲成家,或甚至無法達到這些人生目標。從這層面來說,疫情可能對他們產生長期影響。」
楊李唯君教授說,新加坡年輕人的最主要挑戰是尋找工作與安穩性,受影響程度視經濟衰退的時期有多長,以及防疫措施得實施多久而定。
「在新加坡,政府推出多個培訓項目以及『技能創前程』
(SkillsFuture)計劃,幫助年輕人與失業者等群體找工作。我認為這是良好的策略,可減輕冠病疫情大環境對年輕人的負面影響,我也希望這有助減少他們在人生際遇中所可能產生的消極感。
此外,我們應關注這群人的心理健康,以及是否能順利就業,或是否有機會選擇不同的職業跑道。」
學生就業輔導中心培訓學生
新加坡國立大學為畢業生建立了學生就業輔導中心(Centre for Future-ready Graduates,簡稱CFG),以此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CFG集合了與NUS合作的企業就業信息與僱主信息,並提供CFG職業準備路線服務,通過職業諮詢、面試技巧、教學職業發展研討會和行業分析會等途徑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最近CFG開設了女性職業發展項目試點課程,試行時間是2月8日至3月24日。此次課程讓30名應屆畢業生接觸了人本設計、個人品牌塑造、推銷自我、應對高難度對話和建立關係網等話題。

CFG學習與發展主管Camilla Tam女士說,「CFG這一試點項目旨在幫助年輕女性應對步入職場的一系列挑戰,訓練其職場必備技能、重要品質和思維模式,幫助她們在初入職場的一兩年內脫穎而出。」
在該項課程啟動前,CFG曾在2020年7月對幾位國大年輕校友進行了調查和深度訪談。這幾名畢業生均稱,在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中他們面臨了很多困難,比如沒有膽量嘗試好的發展機會、害怕冒險、不擅長展現自身實力等。
在第一節課「設計思維與挑戰」中,學生們積極討論,回答了 「公司如何為員工提供愉快而有效的線上入職培訓?」 這一問題。期間,她們反應迅速,集思廣益,給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提議。
NUS career+數據分析指導就業
今年國大還推出一款應用程式,數據分析幫助學生彌補不足,順利就業。
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提供就業匹配服務的新加坡科技初創企業JobTech聯合開發一款新的應用程式NUS career+,於2018年9月發布了測試版,2021年1月25日正式推出。

它利用人工智慧(AI)和大數據幫助學生規劃教育和職業生涯,跟蹤獲得的技能和就業單位正在尋找的技能。
這款應用可供4萬名新加坡國立大學本科生註冊,它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編制了一份個性化的技能簡介。學生可以選擇感興趣的職業領域,這將生成一個職業準備進度條。
短進度條意味著學生需要學習更多相關的內容來縮小技能差距,然後應用程式會推薦合適的知識。
為了幫助學生適應工作,NUS應用程式還有幾個功能,比如人才未來指數評分,它顯示未來可能需要哪些技能。
國立大學常務副校長Ho Teck Hua教授說:「數字平台採用以結構性而非周期性的方式加速。為了在快速發展且不確定的新經濟中茁壯成長,我們需要採用人工智慧驅動的工具,如NUS career+應用程式,它可以讓我們的畢業生在求職中獲得競爭優勢,同時使學生能夠確定最符合其職業興趣的課程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