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儘管面臨成本飆升,大巴窯咖啡店「1元椰漿飯」攤位營業36年來堅持不起價,現由兒子兒媳接棒,延續家族生意,繼續傳承甘榜精神,為附近年長居民提供味美價廉、新鮮烹制的食物。
這家馬來攤位名為Kedai Makan Muhajirin,位於大巴窯7巷第20座咖啡店內。上星期六(6日),前議員安寧.阿敏前往檔口「探店」,並將經歷製成視頻上載到TikTok。
視頻中,安寧.阿敏詢問攤位老闆塔赫爾(76歲)「賣一元椰漿飯怎麼賺錢」,後者回答說:「比起物質的富足,我更想多行善積德。」

基林(後排右起)和娜娜,即將從父母塔赫爾(後排左4)和扎莉雅(後排右3)手中接過36年的攤位,繼續賣一元椰漿飯。(齊魯攝)
《新明日報》記者前日走訪發現檔口排起人龍,不時有年長者或慕名而來的腳踏車騎士光顧。1元椰漿飯包括飯、煎蛋、煎炸色拉魚和參峇辣椒,是檔口最熱銷的食物。
攤位老闆娘扎莉雅(68歲)受訪時說,她和老伴36年前在附近第18座開檔賣椰漿飯,並在2017年搬到現在的咖啡店。
「我們有顧客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來吃,現在結婚生子,再帶他們的孩子來吃。」
她坦言,幾年前搬出之前的咖啡店時,一度萌生退休的念頭。奈何實在不舍多年心血,加上現在家族生意後繼有人,二兒子和兒媳即將接棒,她希望一元椰漿飯下來能為更多有需要的人帶來美味。
逐步接手生意的兒子基林(41歲)與妻子娜娜(42歲)每天凌晨4點就到攤位準備食材,並在6點前後開檔售賣,每天中午12點左右賣完為止。
娜娜之前在政府部門任職,而基林是一名送貨員。兩人看到父母幾十年來打出的名聲和為鄰里的奉獻精神,他們決定放棄工作,接棒賣椰漿飯。
基林透露,由於通脹,近期牛肉、雞肉等原材料的成本上漲20%。
「可是椰漿飯不會起價,因為這是我們的標誌和招牌。不少顧客每次大量訂購,一些回教堂和教堂常一次買兩三百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