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面積719平方公里
人口561萬
上海
面積6340平方公里
人口2420萬
就人口密度而言
新加坡可是上海的
兩倍多!!
但為什麼在新加坡
就感覺不到如上海般的擁擠呢?
上海 VS 新加坡
你看
雖然上下班高峰期的新加坡是這樣的

可大街上經常是這樣的

那麼問題來了
這人都去哪兒了?

為了搞清楚
大家都去哪兒捉迷藏了
小編狠狠功課了一番
這才發現了些蛛絲馬跡

交通篇
~~~ 公共運輸 ~~~

在新加坡出行
最離不開的可就是上面這張圖了吧
四通八達的地鐵/輕軌系統
悄悄地將各個角落連接起來
各條線路交叉的中轉站
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選擇
相比上海的地鐵系統

各條發散型的路線
無一不代表著增加的旅行耗時呀
新加坡地方小,好處就是到哪都很快。。。
除了地鐵
新加坡的出行還離不開公交系統

你造嗎?
新加坡幾乎每個公共住宅樓外
300米處就有公交車站
而且通往公交站都是有蓋走廊哦
防雨防曬
超級貼心有木有!
有了公交+地鐵的交通網
大家的出行自然就養成了
遠程出行乘地鐵
近程出行靠公交
的良好習慣啦~
人群分流目標get!

~~~ 車輛控制 ~~~
為了推廣公共運輸系統的使用
避免馬路變成停車場的情形
新加坡對私家車的宏觀調控手段
可謂一絕!
猶如天價般的擁車證
以及高昂的養車費用
打擊了一大波蠢蠢欲動的心

正是便捷的公共運輸系統
和對私家車的經濟調控
保障了新加坡出行的順暢
也從感官上
使城市顯得不那麼擁擠啦~

城市規劃篇

港真
城市規劃這個東西真不是蓋的
規劃得好
那可真是造福千秋萬代啊
別看新加坡地方小
這城市規劃裡頭的學問可多著呢
~~~ 行為模式規劃大法 ~~~
小坡的城市規劃
可是對廣大民眾的
行為模式
進行了深入分析的喲
分析結果顯示
一般而言大家出門活動的目的
無非吃飯、購物、
休閒、工作、
以及接送孩子上學

因此
幾乎每個住宅區都有
大大小小的超市、菜場、食閣
步行5-10分鐘的距離內
就有一個公園
學校也基本都是鄰里學校
接送超方便
如此規劃
完美避免了大家長距離出行
自然減少了交通的壓力啦~

~~~ 開放式規劃大法 ~~~
小坡規劃另一個亮點
就在這裡啦!
社區沒有圍牆的
樓和樓之間都是連著噠
大家可以在其間自由穿行
大大減少了主幹道的壓力呀
自然而然也就避免了
滿大街都是人的情形啦
植樹造林篇
關於這一點
有人可能要質疑小編了
「怎麼?綠植也能藏人?」

是滴!
茂密的樹林可以形成非常好的
視覺屏障
讓我們感受不到
建築的稠密度
也給人一種
「還有很多地方沒有開發」的感覺

小編以為
就是由於以上列舉的各項因素
使得新加坡雖然人口密度高
但卻不顯得擁擠
這城市規劃得太牛了
必須給設計師加雞腿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