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城記·新加坡

2019年02月24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坐標東南亞,是一小國。

說是「小國」,指的是占地面積上的小。

有多小?

武漢有8494.41平方公里,而新加坡只有719.1平方公里。

其「袖珍」程度可見一斑。

但就是這麼個小國,卻讓我喜愛得緊。

/街道/

新加坡的街道是很乾凈的,一條大道極目望去不會發現任何垃圾,在坡島呆了幾天,連環衛工的影子都沒有見到。街道兩旁種植了花草,頭頂是藍藍的天,環境好得不可思議,真真是無愧於「花園城市」之美名,再壞的心情都可以變得輕鬆起來。

街上車流十分的少,私家車並不尋常。據說新加坡政府嚴管私家車的數量,大力倡導公共運輸,所以街上看得多的是巴士這類交通工具。交通擁堵更是不可能存在的問題。

偶爾會看到摩托車騎手,速度堪比私家車,一陣聲音過來人也隨著遠去了。該怎麼形容我看到騎手的感覺呢?大概就一個字:他們怎麼這麼酷哦!

(因為沒有拍街道的圖片所以拿個建築圖湊數)

/食物/

新加坡食物非常豐富,中西混雜,在坡島待了好些天,倒是解鎖了許多國內未曾吃過的東西。

最喜歡吃的是咖椰吐司。取兩片吐司烘烤,接著夾咖椰醬。等到吐司鬆軟,店家會拿起來並用刀切成兩半遞送給你。到手的吐司溫度剛剛好,咬一口,軟軟的吐司帶了一點點韌性,接著是有了熱度的咖椰醬,鹹鹹甜甜的。等它穿過舌尖溜到肚子裡面的時候真的非常讓人快樂啊。

半生的雞蛋也是我第一次吃,原本以為會有腥味,不曾想竟是卻出乎意料的好吃。小碟子裡面的雞蛋呈現流動的狀態,白色的蛋白似凝不凝,中間裹著黃色。用勺子把雞蛋送進口中,鮮味開始放肆地滑行,滑過口腔內壁和舌尖之後又滑到胃裡,嗯……好吃!在家的時候我嘗試過做,但是萬物總會有個但是,所以我的但是就是,時間把控不好,失敗了

(左上角是我的失敗品)

肉骨茶,剛到坡島的時候就已經聽說了,及到吃的時候我卻覺得味道有些奇怪,但它勝在肉大塊又好吃啊。試想在一碗湯里,兩塊肉非常豐滿的骨頭等著被你的牙齒啃食,吃的時候還會發現它肉質非常鮮美,隱隱還帶著藥膳的味道,完全就可以忽略掉湯的魔性了嘛!

叻沙,裡頭有粗粉、蛤肉、丸子片、菜葉等,湯麵還漂著紅。朋友推薦我吃的時候帶著壞笑,我疑心他有詐,追問著味道如何,他說你吃了就知道了。一口粉條下肚,朋友看著我的變換多姿的表情大笑。百度告訴我叻沙混合了椰漿、咖喱湯,口味是甜、咸、辣兼而有之,而材料里則豐富得很,包括蛤、蝦子、魚餅、南姜、白果等等。混亂的口感讓我難以承受,腹誹著友人然後停筷。

/人/

新加坡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其中華人非常多,其祖先可以追溯到福建、廣東、海南等等,他們都還講著一口流利的華語,儘管帶著不同的口音。也聽說國內許多地方的人都在新加坡工作,其中很多都在餐飲服務業。想起來吃的第一家咖椰吐司,老闆就是東北人,千里迢迢異國謀生,也是不容易。

巴士師傅車上放了好多小人偶,他有時候會翹著二郎腿,看似心不在焉地雙手轉動著方向盤。經過賭場的時候他說,你們外面的人進去啊可以,但是我們新加坡人不能進去喔,你們有興趣可以進去賭一把。偶爾談起政治,會抱怨當局把經濟搞壞了,而且還「不和中國好」。半小時的車程師傅嘴巴就沒停過,儘管沒什麼人和他搭話——「新加坡人啊都不喜歡自己做飯,都喜歡在外面隨隨便便吃」「哎新加坡什麼都要自己理,你看機場,有個老頭都已經八十多歲了還要自己養自己,新加坡人親情觀念很淡薄的」……

在商場買奶茶的時候,小哥哥一直攛掇我加一份珍珠:「我們的珍珠很好吃的,就加零點一個新幣。珍珠都是我們自己做的哦!」看我微笑,他趁熱打鐵:「加吧,我們珍珠非常好吃,不好吃我不收你珍珠錢!」最後我還是加了珍珠,大吸一口,看了一眼他,他笑笑:「是不是很甜」。噢,你笑得比珍珠甜。

去吃叻沙的時候,朋友點了一份奶茶,剛喝一口就皺了眉:「這個奶茶太甜了,給我換一杯吧。」店家笑笑,說奶茶不甜,甜的是你。點餐時,店家問我們要不要來一份鮑魚,我們看了看價格,36新幣,於是擺擺手。取餐的時候他又一次推薦鮑魚:「你們真的不吃鮑魚麼?很好吃哦!而且分量很足的!」我們仍然拒絕。臨走了,他對我們說:「那你們下次記得來吃鮑魚哦!」真是個可愛的小哥哥呢。

遇到的人大多很和善,一樣的亞洲面孔倒沒讓我覺得身在異國,尤其遍地華語增添了幾分親切。來旅遊的中國人很多,大多是跟團,路上遇到很多趕著新馬泰行程的,走馬觀花式的看景點。

為期一周的新加坡之行在環球影城瘋狂的三次過山車之後結束,回國的時候竟碰到航班延誤,在樟宜機場從凌晨十二點醒醒睡睡熬了五六個小時之後總算登了機。

去過坡島的好友跟我講從飛機上看南海,會非常壯美,可惜一路上都給我給睡過去了,醒來的時候只看到窗外成片的白雲。

而我已經非常想念咖椰吐司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