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教育部部長王乙康表示:「『符合最嚴格入學標準的熱門中學入學條件』的學生,只要他們願意,就有可能進入私立學校。」
降低低收入家庭學費
新加坡為了增加新加坡頂尖學校的多樣性,近日宣布在某些情況下,來自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的獨立學費將進一步削減一半以上。
例如,萊佛士學院(Raffles Institution)每月收費335美元,來自人均收入在691美元至1000美元之間的家庭的孩子,從今年4月起將支付與公立學校相同的25美元費用。人均收入在1001美元至1725美元之間的家庭將支付37.50美元。
來自最貧困家庭、人均收入在690美元及以下的孩子,已經在私立學校獲得了全額補貼,但每年將獲得800美元的新獎學金,用於支付項目設備或學校旅行費用等自掏腰包的費用。

升學獎學金亦會開放予在小學畢業考試成績優異,並已獲Edusave獨立學校獎學金,或已通過直接入讀學校計劃取得資格的低收入學生。
提升獎學金亦向藝術學院及新加坡體校的學生開放。

努力克服教育中仍存在的問題
新加坡教育部部長王乙康在任命66名新校長的儀式上表示:「我們應該確保,如果成績優異的孩子們願意,他們可以有機會進入這些學校。」
早些時候,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有關總統向議會發表演講的辯論中「非常坦率」地談到了這一問題。
他表示:「一些受歡迎的學校,比如某些私立學校,吸引了更多來自社會經濟地位較高家庭的學生。」所以這些學校的多樣性近年來下降了。
「
這個問題不是我們獨有的,我們已經在許多歷史比我們悠久的已開發國家看到了這種情況。成功的父母有更多的資源來投資他們的孩子,他們傳遞他們的社會資本,送他們去受歡迎的學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學校變得不那麼開放和多樣化。我們不能責怪父母為孩子著想,但我們需要努力克服這種趨勢。

根據新的收費計劃,中低收入家庭的在校生和新生將「根據家庭收入水平,向政府和政府資助學校支付數倍於零至1.5倍的費用」,取決於家庭收入水平。

目前對於低收入家庭更適合考慮的八所獨立學校——英漢學校(獨立)、華昌書院、衛理公會女子學校、南洋女子中學、來福士女子學校、來福士書院、新加坡華人女子學校及聖約瑟書院;還有兩所獨立的專科學校——新加坡國立大學高中和科學技術學院。

王乙康表示,解決不平等問題「仍是本屆政府未竟之事」,在這方面,教育發揮著特殊作用。
他說:「還有什麼比讓我們的孩子為未來做好準備更好的辦法來確保社會流動性呢?」
例如,從2019年開始,中學必須確保五分之一的名額給非附屬學生。他說:「我們將隨著時間推移重新評估。」
「私立學校的校長也在作出更大的努力,以擴大學生的範圍。他們正在聯繫附近的小學,鼓勵符合條件的學生申請。」
「
通過這些額外的財政援助,所有學生,無論家庭收入或背景如何,都可以而且應該渴望在自己選擇的學校接受教育,而不必擔心教育成本。這些都是我們採取的重要步驟,目的是加強私立學校的多樣性,同時保留它們優秀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