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年新加坡曾獲選為「全球最佳街頭美食城市」,這裡多元的種族和文化,為當地帶來多姿多彩的美食佳肴,每一種佳肴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口味和香氣,而備受當地民眾及吃貨們喜愛的美味又是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咖喱魚頭

辛辣香濃的正宗咖喱,鮮嫩美味的魚頭,搭配爽口的新鮮蔬菜一起燜煮,熱騰騰的咖喱魚頭出爐啦。可能有些人看到鼓起的魚鰓和紅色肉汁包圍下凸起的魚眼時會感到不適。但是,對於很多人而言,它卻是秀色可餐的盛宴,常常佐以米飯,浸入噴香的咖喱一起享用。
咖喱魚頭是新加坡獨有的菜式,是文化大熔爐的縮影。它融合了南印度典型的咖喱香料,是華族的一道美食(華族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大約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三,大多數華族來自中國的福建和廣東等南方各省)。每個種族都有自己版本的咖喱魚頭,咖喱的用量略有不同。有些店會加入羅望子汁來增加酸味,有些店則會加入椰奶獲得更綿密的口感。唯一的相似之處便是,辣肉汁中搖曳的肥美的紅鯛魚,以及秋葵和茄子等蔬菜的混合。
咖椰吐司

新加坡式的經典早餐便是咖椰吐司,這道早點搭配一杯本地的「kopi」(咖啡)或「teh」(茶),堪稱完美。炭烤或香焗麵包片包裹著冷黃油碎、一大抹椰果和雞蛋製成的咖椰醬都讓人慾罷不能。
在當地,有些人會將這道烤吐司作為早餐,而有些人則選擇為下午茶點享用。它更多地則是配上兩顆半生的雞蛋、加入少許黑醬油和白鬍椒。美味的雞蛋與誘人的香酥甜咖椰吐司相得益彰。
叻沙

一碗地道的叻沙,混合著細滑椰漿與辛辣香料,在金黃綿柔的湯汁中帶來難以言喻的味蕾享受。
從檳城的羅望子風味叻沙到沙撈越類似咖喱的叻沙,新加坡的叻沙各種各樣。但是它們都沒有土生土長的加東叻沙有名。
加東叻沙受住在加東地區的土生華人啟發,有著色如火燒夕陽的香辣濃湯,以椰奶和蝦米入味,再澆上鮮蛤、蝦和炸魚餅等食材,實乃色香味俱全。其特色還在於它的米粉:粗粉被切成短條,用勺子即可輕鬆享用。有些攤位,吃加東叻沙時只會給勺子,因為根本不需要筷子。得益於特許經營和樂於進取的叻沙攤販對各種風味的借鑑,如此美味的加東叻沙現在已從新加坡東部傳遍了當地各個角落。
羅惹

羅惹在馬來口語中意為「不拘一格的混合」,而且實至名歸。其食材反映出新加坡文化的多樣性,將風味濃烈的不同食物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它是一種混合了蔬菜、水果和油條的當地色拉,覆有厚厚的黑色醬汁,綴以碎花生和芬芳的姜花末提味。醬汁是一道羅惹成敗的標誌,其醬汁由釀造的蝦醬、糖、青檸和辣椒醬做成,必須以甜酸辣調製出開胃的混合醬料。通常,醬汁會在大木碗中用木勺調製,只有添加了所有食材並充分混合後,醬汁才算完成。
賣相不佳的羅惹混合了切成細塊的各色食材,拌入濃郁醬料,食用時酸甜可口,是當地人的最愛之一。
辣椒蟹

辣椒螃蟹以酸甜帶微辣的醬汁與鮮蟹一起爆炒,襯托出蟹肉的鮮甜原味,讓人唇齒留香。
新加坡海產的螃蟹自是新鮮極好的,但醬汁才是重點,以番茄和辣椒醬混合而成的醬汁還加入了蛋液增加其濃稠度,甜中帶咸,口感微辣,極其美味。撥開蟹殼時,醬汁會沾得滿手都是,此時,吮指賞味才是地道吃法。
辣椒蟹號稱新加坡最偉大的美食發明,在所有海鮮料理中獨占鰲頭。絕大多數海鮮餐館均提供此菜品。
椰漿飯

辛香可口的辣椒醬,配上香濃的米飯,搖身變為色香味俱全的新加坡招牌美食。
這道菜擁有完美的混合風味:椰奶和香蘭葉汁浸透香米,佐以油炸魚或雞翅、「烏打 (otah)」(香辣烤魚脯)、炸「江魚仔」(當地鳳尾魚)、花生、雞蛋、黃瓜片,和「參峇醬」(辣椒醬)。
椰漿飯在新加坡也有各種不同版本,米飯不變,區別之處在於配菜。例如華族的椰漿飯可任意搭配油炸雞腿、雞肉香腸、魚餅和咖喱蔬菜與午餐肉等等,有點不拘一格。
海南雞飯

新加坡的海南雞飯絕對是新加坡的「國菜」。
這道菜(實際是「蓋澆飯」)的食譜改編自早期來自中國海南的移民,海南人稱這道菜為"文昌雞",佐以雞油飯享用,深綠色的綠辣椒蘸醬為這道菜錦上添花。
在新加坡,這道菜深受粵菜的影響,使用辛辣的紅辣椒蘸醬和肉質滑嫩的仔雞。一口大小的雞塊與噴香的米飯、嗆口辣椒、鮮香姜醬搭配食用。從充滿市井氣息的熟食中心到環境典雅的高端餐廳,這道標誌性美食隨處可見,深受居民和遊客的喜愛。
新加坡這座全球最佳街頭美食城市,從 4 新元到 400 新元,不同預算都能找到心儀的美味。而如果你有心去當地穿街走巷,或是深入鮮為人知的犄角旮旯及煙火氣十足的美食街,更可找到原汁原味的正宗新加坡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