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2019年10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已經沒多少年輕人願意做正經的傳統法餐了。在法國和法國境外,法餐都面臨同樣的境地:逐漸模糊的法式元素,嘗試與其他菜系特別是日本菜的融合,以及,越來越少的黃油、奶油,越來越美的擺盤……但對傳統法餐沒落深表遺憾的,大多是對法國菜懷有好感的「外國人」,法國人自己倒是不以為意。

只要是有著一定歷史傳承的菜系,或多或少都在面臨兩難:是銳意改革,還是一股腦承襲。最近在新加坡吃到三家店,很有想法,都是傳統菜系新鮮而有趣的表達:

學法國菜出身的馬來西亞印度廚師,嘗試將印度經典菜變成人見人愛的 tapas;一門心思撲身餐飲、不惜把家族菜譜秘方拿出來,開了家超夯的娘惹餐廳的 Les Amis 集團主席;還有新加坡一代本土男廚神,干夠了 Fine Dining ,把坡國經典小吃高端休閒化~

好久不寫新加坡辣,以前的在這裡:

新加坡 | 最好吃的城市,養得起好廚師,容得下路邊攤

我把新加坡喝通關了,這6家酒吧,值得一試

一份新加坡流水帳,全是狗糧

我心中的完美海南雞飯 | 上海 · 新加坡

一家餐廳寫了5000字,是真愛了

Thevar

——————

9 Keong Saik Rd | 僅限晚餐 | 人均 $60 - 80

蜿蜒的 Keong Saik Road 兩側,錯落有致地分布著不少知名餐廳:江振誠投資、50佳榜上有名的 Burnt Ends、坡坡最美文藝露台 Potato Head、新派韓餐Meta、火到不行但並不好吃的Pasta Bar...啊,還有一間很好吃的本地煮炒國成球記餐室,和可以去吃早飯(kaya toast 和蛋)的東亞餐室

還有這家我非常喜愛的新派印度菜,Thevar,開業至今已經去了四次。9月份新一年新加坡米其林榜單公布,這家店落了榜,甚為可惜,不過好像不影響食客對它的青睞,前陣子去,周一晚餐,滿滿當當,還能翻台!

主廚 Mano Thevar,馬來西亞印度裔,祖父母來自印度,是馬來西亞的印三代。學法餐出身,在 Guy Savoy、Waku Ghin 上了一圈班,去印度展開了一場追根溯源之旅,回來以後大徹大悟,在前同事、 Meta 創始人 Sun Kim 的幫助下,開出了職業生涯第一間個人餐廳。

用的是 Meta 用剩下的老位置,長吧檯、高腳椅,略顯擁擠,坐著也沒有很舒服,但愛吃的人,這點苦又算的了什麼?喜歡 Thevar,廚房到吧檯,保全鑊氣,復興傳統風味,又足夠現代更好的食材,更精緻的小碟 Tapas 菜式,請入傳統的碳烤架、泥火爐,卻又能同時做到清爽、乾淨的現代化廚房管理更重要的是,這家店就是一吃飯的地兒,廚師根本想也沒想過要做第二個 Gaggan。Thevar 只想讓你舒舒服服,吃頓他最喜歡的飯,僅此而已。

開胃小食、小菜、中等分量的大菜、甜品,一張紙一目了然。酒單有點貴選的也一般,喝水就好。

香脆豬肉配叄巴蛋黃醬(Crispy Pork, Sambal Aioli, $14),厚切豬臉肉,油潤豐滿,輕腌,慢煮,滾油炸透,外脆里嫩,蘸上南印度一種小扁豆湯的辛香料 Sambar,新馬本地風味的叄巴蛋黃醬,溫潤咸香,再來兩片墨西哥的 jalapeño 腌辣椒,酸辣醒神,恰可解去豬肉大油,又以東南亞特產蔞葉包裹,取其胡椒辛香,與炸物甚為相宜。超級過癮!!!

值得一提的是,豬肉那濃郁的風味,卻有別於城市中常見的飼料豬味,男朋友說,馬來西亞豬很有名,在新加坡也不太常見。

黃油蘑菇芝士饢(Butter Mushroom Naan,$16),亦是每去必點。取材自印度名菜黃油雞,怎樣讓醬汁變得更好吃?More butter, more, more and more! 比原版加入更多黃油、減少了番茄用量,嫩滑的雞腿菇、白玉菇炒香、徜徉於油潤辛香的濃醬里,刨上印度傳統的自家制 Paneer 芝士,光是想想就令人慾罷不能。每每都是吃到舔盤子~~~

更妙的是搭配的現烤饢餅,麵糰里加入了芝士,香軟蓬鬆,包了餡料或是拿來擦盤子,每一口,都有熱烘烘的暖氣吹進嘴裡,著實美妙;但也有人詬病它缺乏筋骨,沒有口感,講真,我是真不敢苟同。

我非常中意的一道新菜,斯里蘭卡蟹肉咖喱飯(Sri Lankan Crab Curry Rice,$35)。又一道傳統菜的精進版本,蟹肉與香料同煮,米飯炒得酥香,混合傳統的香料椰絲Pol Sambol(椰子碎混合辣椒紅蔥頭青檸汁甚至小魚乾),椰漿混青檸打了個泡沫,咖喱葉炸香。吃法就是把所有東西全部混合在一起,效果有點像福建炒飯,多來一點青檸汁提亮酸度,味道更好!

在前菜里嘗過馬來本土豬肉,主菜的這道伊比利亞黑豬豬排($38)也沒有令人失望。裹著胡椒粉與羅望子粉烤透,香辣中帶著微酸,與小黑豬獨特的鮮香風味,來了個跨越山河湖海的大融合。肉烤得特別到位,切面白裡透紅的珍珠粉色,看著就饞。

一直會點的兩樣甜點,小菠蘿蜜泡芙($8)香蕉冰淇淋($16)。前者沒什麼好說的,就是菠蘿蜜奶餡兒,香蕉冰淇淋比較有意思,軟冰淇淋質地,盛了一點羅勒水,下面鋪著乾果、凍椰子干,攪勻了吃,有點像酸奶配麥片早餐那個意思。

簡單粗暴的好吃,沒什麼難懂的謎語,不帶腦子去吃也 okay。也難怪本地的印度裔食客永遠占據了這家店至少一半以上的客源。一家店好不好吃、適不適合日常去吃,食客都是用腳投票的鴨。

Rokketo Izakaya

——————

Frasers Tower | 僅限晚餐 | 人均 $40 - 60

新加坡這兩年,在世界美食版圖上地位陡升,不少廚師開始轉攻新加坡本地風味,Willin Low 是最早開始這一嘗試的廚師,他的 Wild Rocket開創了「Mod Sin」(Modern Singapore 縮寫)這一流派,粉絲甚眾,也曾是 50 佳榜單的常客。兩年前哥們玩夠了,把店關了出去周遊四方,只留一家做面的小店。

復出之後,到北海道開了間高級餐廳,本土則只做休閒菜。這家 Rokketo Izakaya,頂著日式小酒館的名字,賣的是休閒本土融合菜與清酒。清酒部分不置可否,食物卻是真實的好吃:一家真正代表新加坡本土菜的實力餐廳,整合中餐、馬來西亞菜、印度菜和印尼菜的豐富元素,儘是信手拈來的靈感與玩心,卻雜而不亂、師出有名,藏在一家商業辦公樓的美食廣場深處,工作日晚間,冷冷清清人跡罕至,這一家從 7 點多開始陸續坐滿,號召力可見一斑。

音樂很搞笑,30 年代上海金曲名伶,玫瑰玫瑰我愛你,王菲的《eyes on you》混搭連播,也是蠻輕鬆。如果一定要挑刺,酒的選擇實在是太少了,喝清酒還不如喝啤酒來得輕鬆愉悅。

Spam午餐肉當薯條($8)來炸這種如此兇殘的動作, 可能只有新加坡和美國人做得出來。可是,真香!同樣是炸的,右邊的蛙腿就好吃多了,來自本地傳統菜「蝦醬田雞」的Har Jeong Tin Gai($12),酥香可口,鮮咸惹味,蛙肉炸得斷生,嫩度汁水統統到位,比雞翅還美味!

雞翅一秒鐘到達戰場!Nasi Lemak 的拆解重構版本,很有趣,五香炸雞還是那個五香炸雞,以椰子飯形式出現的 Nasi Lemak 則變成了青檸味的椰子油,配上小魚乾與花生,就是你記憶里的那個椰漿飯。雞翅外脆里嫩,炸得極好,不過我本人還是更偏愛蛙腿多一些。

5塊錢一碗的魚湯,極鮮,吃得出裡面的魚丸是魚肉多過麵粉很多很多,用心之作了。一碗落肚,暖胃。

全場最弱的 Tandoori Pappadam Nachos,其實也挺好吃的。把印度的 Pappadam 小脆餅製成 Nachos 形狀,加上傳統的酸奶醬與烤牛肉,哇,真的神還原。

全場最佳,竟是加點的 Prata Pizza。用印度人的 Roti Prata 香酥餅替代披薩,撒上芝士、宮保雞丁、辣椒和九層塔,還真像那麼回事誒!!!餅底的油香、雞丁的辣、芝士的香醇與九層塔濃烈的草本香氣,無懈可擊的一道菜。

1/2
下一頁
新加坡總理的家鄉菜?聽說全島最好吃的11家海南咖喱飯都在這了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找一碗老潮汕味,到哪裡吃粿汁?
2025年04月30日   •   10萬次閱讀
收藏!新加坡全島最好吃的15家雞飯攤都在這了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矮子餡餅來到新加坡牛車水咯!外皮酥脆掉渣、內餡軟糯,口感層次超豐富😋
2025年04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傳統咖啡店之一:協勝隆
2025年05月03日   •   8037次閱讀
新加坡 在這裡有數之不盡的美食
2025年04月30日   •   6669次閱讀
在新加坡烏節路18.8新++吃到撐!火鍋、燒烤、韓餐、咖啡館也太全了
2025年05月02日   •   6156次閱讀
🇸🇬 夜貓子福利!新加坡竟然有這麼多宵夜好去處🤤 宵夜不要只會想到MCD了啦👋
2025年05月03日   •   4788次閱讀
有一種美食,在新加坡叫蝦面,在檳城叫福建面,在新加坡哪裡品嘗?
2025年05月02日   •   2907次閱讀
新加坡傳統咖啡店之二:瓊華昌
2025年05月03日   •   2565次閱讀
2025亞洲50最佳餐館成績出爐🎉今年新加坡7家餐館入榜!快來看看誰在榜上😘
2025年05月03日   •   2223次閱讀
新加坡傳統咖啡店之三:喜園
2025年05月03日   •   1881次閱讀
🍨 澳大利亞最火的Gelato來啦!40種口味任你選,每周輪換5種驚喜菜單,吃貨們準備好了嗎?
2025年05月03日   •   1881次閱讀
💥米其林美食推薦!名古屋鰻魚店「Unagi Yondaime Kikukawa」終於登陸新加坡😋🍱
2025年04月29日   •   171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