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率連續下降,全職就業跌至79.5%
2月24日,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和新加坡社科大學聯合發布了2024年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在全球經濟環境不穩定的背景下,新加坡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再次下降。其中,全職就業率降至79.5%,比去年減少4.6個百分點。

本次調查覆蓋了約12,500名全日制課程畢業生,占整體畢業生人數的73.3%。其中,約11,100名受訪者已就業或正在積極尋找工作。整體就業率(包含兼職、臨時和自由職業)為87.1%,較2023年下降2.5%,相比前年更是減少6.5%。
此外,選擇兼職或自由職業的畢業生比例上升。其中,兼職和臨時工的比例從4.4%增加至6%,而自由職業者的比例約為1.6%。這一趨勢表明,一部分畢業生在正式就業前,選擇通過兼職工作維持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未參與調查的畢業生情況可能未被統計。有網友指出,部分失業者可能不會主動參與調查,而薪資較高的受訪者可能更願意分享自己的數據。
各大學就業情況
儘管整體就業率下降,但商學、資訊與數碼科技以及衛生科學領域的畢業生依然保持較高的全職就業率。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整體就業率88.1%,全職就業率80.9%。其中,會計和牙科專業就業率達到100%,材料科學與工程(95.7%)、建築學(96%)等專業表現優異。

新加坡管理大學(SMU):整體就業率89.8%,全職就業率83.4%。金融、法律、會計、信息通信等領域的畢業生就業表現突出。
南洋理工大學(NTU):生物醫學科學、中醫、藝術教育、科學教育等專業就業率達100%,會計(96%)、商務(96.3%)等專業需求旺盛。
新加坡社科大學(SUSS):會計(90.2%)、金融(83.3%)等專業就業率較高,社工(74.6%)和幼教(80.4%)等職業也受到更多關注。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就業率雖未單獨公布,但整體趨勢顯示科技與工程領域仍受青睞。
此外,修讀需要實踐培訓的專業(如建築、醫學、法律)畢業生的全職就業率達到94.4%,雖較去年(96.5%)略有下降,但仍遠高於整體平均水平。

起薪持續上漲,信息科技行業領跑
儘管就業率下滑,畢業生的薪資水平卻有所提高。全職工作的月薪中位數由2023年的4,317新幣上升至4,500新幣。
信息技術(IT)行業薪資最高,月薪中位數達5,600新幣;
工程專業緊隨其後,中位數達4,650新幣;
商學類畢業生薪資增長明顯,中位數由4,150新幣升至4,400新幣;
藝術、設計與媒體領域薪資最低,中位數僅從3,740新幣增至3,800新幣。
具體到各高校,薪資水平也呈上升趨勢:
NUS:中位數從4,400增至4,600新幣,平均薪資增至5,101新幣;
NTU:中位數從4,250增至4,500新幣,平均薪資4,701新幣;
SMU:中位數4,600新幣,平均薪資增至5,057新幣;
SUSS:中位數4,000新幣,平均薪資4,251新幣;
SUTD:中位數增至4,900新幣。

對於需完成實踐培訓的醫學、法律等專業,畢業生的月薪中位數更是達到6,275新幣,相比去年的6,000新幣有所提升。
面對全球經濟波動、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以及行業風口的變化,2024屆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可能面臨更多挑戰。然而,從數據來看,具備實習經驗和專業技能的畢業生更容易獲得就業機會。同時,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投身社工、幼教等能夠直接影響社區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