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连续下降,全职就业跌至79.5%
2月24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和新加坡社科大学联合发布了2024年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的背景下,新加坡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再次下降。其中,全职就业率降至79.5%,比去年减少4.6个百分点。

本次调查覆盖了约12,500名全日制课程毕业生,占整体毕业生人数的73.3%。其中,约11,100名受访者已就业或正在积极寻找工作。整体就业率(包含兼职、临时和自由职业)为87.1%,较2023年下降2.5%,相比前年更是减少6.5%。
此外,选择兼职或自由职业的毕业生比例上升。其中,兼职和临时工的比例从4.4%增加至6%,而自由职业者的比例约为1.6%。这一趋势表明,一部分毕业生在正式就业前,选择通过兼职工作维持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未参与调查的毕业生情况可能未被统计。有网友指出,部分失业者可能不会主动参与调查,而薪资较高的受访者可能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数据。
各大学就业情况
尽管整体就业率下降,但商学、资讯与数码科技以及卫生科学领域的毕业生依然保持较高的全职就业率。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整体就业率88.1%,全职就业率80.9%。其中,会计和牙科专业就业率达到100%,材料科学与工程(95.7%)、建筑学(96%)等专业表现优异。

新加坡管理大学(SMU):整体就业率89.8%,全职就业率83.4%。金融、法律、会计、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毕业生就业表现突出。
南洋理工大学(NTU):生物医学科学、中医、艺术教育、科学教育等专业就业率达100%,会计(96%)、商务(96.3%)等专业需求旺盛。
新加坡社科大学(SUSS):会计(90.2%)、金融(83.3%)等专业就业率较高,社工(74.6%)和幼教(80.4%)等职业也受到更多关注。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就业率虽未单独公布,但整体趋势显示科技与工程领域仍受青睐。
此外,修读需要实践培训的专业(如建筑、医学、法律)毕业生的全职就业率达到94.4%,虽较去年(96.5%)略有下降,但仍远高于整体平均水平。

起薪持续上涨,信息科技行业领跑
尽管就业率下滑,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却有所提高。全职工作的月薪中位数由2023年的4,317新币上升至4,500新币。
信息技术(IT)行业薪资最高,月薪中位数达5,600新币;
工程专业紧随其后,中位数达4,650新币;
商学类毕业生薪资增长明显,中位数由4,150新币升至4,400新币;
艺术、设计与媒体领域薪资最低,中位数仅从3,740新币增至3,800新币。
具体到各高校,薪资水平也呈上升趋势:
NUS:中位数从4,400增至4,600新币,平均薪资增至5,101新币;
NTU:中位数从4,250增至4,500新币,平均薪资4,701新币;
SMU:中位数4,600新币,平均薪资增至5,057新币;
SUSS:中位数4,000新币,平均薪资4,251新币;
SUTD:中位数增至4,900新币。

对于需完成实践培训的医学、法律等专业,毕业生的月薪中位数更是达到6,275新币,相比去年的6,000新币有所提升。
面对全球经济波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以及行业风口的变化,2024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多挑战。然而,从数据来看,具备实习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毕业生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同时,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投身社工、幼教等能够直接影响社区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