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4年,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NUS Medicine)迎來了一個里程碑時刻——在這一年錄取的新生中,女生占比高達60%,創下歷史紀錄。
這一數字不僅標誌著該校在性別平等方面的重大突破,更是其在醫學教育領域不斷進取的生動註腳。
從性別配額到全面開放:NUS醫學院的歷史變革
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政府認為女性醫生更容易因家庭原因中斷職業生涯,導致醫學教育資源浪費。因此,1979年,NUS醫學院(當時名為新加坡大學醫學院)設定了」女性錄取上限為33%「的政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一配額限制使得該校本科階段的男性學生數量占據主導地位。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醫生選擇全職投入醫療事業,2003年,這一不合理的配額被取消。僅僅三年後,女生在醫學生中的比例就躍升至約50%,並在之後持續攀升,直至2024年達到60%這一歷史性高度。
南洋理工大學的李光前醫學院也呈現出類似趨勢,2024年186名新生中女生占比同樣有所提高,達到50%,略高於過去三年45%的平均水平。
2024年錄取數據解析:為何女性醫學生越來越多?
過去,醫學被視為高強度職業,傳統觀念常質疑女性兼顧家庭與工作的能力,使她們投身醫學面臨重重阻礙。但如今,育兒支持政策日益完善,像新加坡延長產假、陪產假,發放育兒補貼,大大減輕了女性生育後的育兒壓力。
醫學教育需求轉變,「軟技能」 成就女性優勢
現代醫學從單純依靠專業知識,轉變為更注重 「以患者為中心」 的醫療模式。溝通能力、同理心和團隊協作等 「軟技能」 愈發關鍵。研究表明,在慢性病管理上,她們憑藉細膩觀察力和良好溝通,能更好地幫助患者制定並執行治療方案。這些優勢讓女性在醫學教育選拔中嶄露頭角,推動了錄取比例的上升。
杜克 - 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言人指出,醫學界的性別多樣性能改善醫療決策,提升患者體驗。
全球範圍內女性在醫學領域的崛起,正重塑醫學教育與醫療行業格局。
創新招生政策:不拘一格降人才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院長張亞成教授指出,學校在招生時的核心在於選拔那些具備潛力,有望成為優秀醫生的候選人。
選拔過程通過面試及其他測試,綜合評估學生的學術成績、性格和價值觀,確保錄取的學生不僅擁有紮實的知識基礎,更具備關愛患者、專業勝任和富有同情心等優秀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NUS 醫學院打破傳統招生模式的束縛,推出獨具特色的 「能力傾向招生計劃」(Abas)。該計劃充分認識到醫學潛質並非僅由學術成績決定,允許那些學術成績稍弱,但在醫學實踐能力、個人品質等方面具備巨大潛力的學生,通過面試和專業評估獲得進入醫學院學習的寶貴機會。
在2024年,共有220名學生通過Abas計劃接受評估,其中14名學生成功被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錄取。
在生源構成上呈現出多元化趨勢
2024年,超過90%的醫學入學新生來自初級學院(JC),理工學院畢業生也在錄取名單中占據一定比例。
2024年有5人被錄取,儘管每年理工學院畢業生的錄取人數通常少於10人,但在2022年,這一數字曾達到21人的高峰。
此外,2024年還有4名學生來自藝術學院(Sota),這是該校有史以來錄取Sota學生人數最多的一年,同時,有1名學生來自新加坡體育學校。
這種多元化的生源結構,為學校注入了豐富多樣的思想和活力,促進了不同背景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NUS 醫學院:亞洲醫學教育的閃耀之星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作為新加坡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醫學院,自1905年創立以來,始終站在醫學教育與研究的前沿。楊潞齡醫學院持續保持著全球頂尖的學術聲譽:
◎ 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7位
◎ 2024年QS世界大學醫學排名第18位
◎ 亞洲地區最受推崇的醫學院之一
學院還擁有多個先進的科研中心和實驗室,如新加坡基因組研究院、心血管研究所等,為科研人員提供了一流的研究設施和平台。

學院積極與杜克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國際頂尖醫學院深度合作,通過聯合科研、學生交換、教師互訪等,汲取前沿知識與教育理念,提升自身在全球醫學教育領域的影響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畢業生競爭力極強,據新加坡衛生部統計,新加坡醫療系統中超過三分之二的醫生畢業於NUS醫學院。畢業生可赴美、英、澳等國執業,部分進入哈佛、梅奧診所等頂級醫療機構。
NUS醫學院不僅是新加坡醫學的支柱,更是全球醫學創新的重要推動者。它的教育模式、科研實力和臨床培訓體系,使其成為無數醫學生的理想學府。
正如NUS醫學院院長所說:「我們培養的不僅是醫生,更是未來醫療行業的領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