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國際知名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正式揭曉了第12版2025年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

新加坡在這次排名中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排名依據
大學排名:主要考察城市中是否擁有一系列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高等教育機構。
宜居性:評估城市的安全性、環境質量和整體居住體驗。
經濟負擔能力:綜合考慮學費、生活成本等多項指標,以評估學生的留學經濟負擔。
僱主認可度:衡量國內外僱主對該城市大學畢業生的需求和認可程度。
學生多樣性:體現城市的包容性和國際化程度,包括學生人數和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比例。
學生滿意度:基於在該城市學習過的學生的真實評價,涵蓋學習體驗、生活質量等各個方面。
排名詳情 排名Top10

圖源:QS官方微博
在最新一輪的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中,倫敦再次榮登榜首,連續六年蟬聯最佳留學城市。

緊隨其後的是日本東京和韓國首爾,它們分別保持了去年的全球第2和第3的位置,繼續鞏固了其在國際教育界的地位。

德國的慕尼黑在今年的排名中有所上升,從去年的第5位攀升至第4位,超過了澳大利亞的墨爾本。

墨爾本則下滑至第5位,但仍然是留學熱門目的地之一。

澳大利亞有兩個城市躋身前十,除了墨爾本,雪梨位列第6。
這兩個城市以其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和宜人的生活環境吸引了大量國際留學生。

法國巴黎位列第7,繼續展現其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吸引力。

瑞士蘇黎世連續兩年保持第8的位置,證明了其在教育領域的持續競爭力。

德國柏林位列第9,展現了其作為歐洲重要城市的國際教育影響力。

此外,加拿大的蒙特婁在今年的排名中表現出色,從去年的第13位上升至第10位,成為新晉的留學熱門城市。

總體來看,今年的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依舊競爭激烈,各大城市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資源、城市環境和留學生體驗,以吸引更多的國際留學生。
亞洲排名詳情
在整體排名中,亞洲城市的表現令人矚目。
共有36個亞洲城市參與了此次排名,其中27個城市排名上升,顯示出亞洲城市在教育領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四個城市排名保持不變,而僅有五個城市排名下降,這也體現了亞洲城市在留學市場上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上榜城市數量最多,多達八個,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在全球教育領域的崛起和影響力。


同時,中國台灣也有五個城市上榜,顯示了其在教育領域的實力。
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各有四個城市上榜,也體現了這兩個國家在亞洲留學市場中的重要地位。
在TOP50的榜單中,亞洲共有9個城市榜上有名,展現了其卓越的教育資源和城市魅力。

日本作為亞洲的教育強國,東京繼續穩居全球第二的寶座,再次證明了其在國際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

同時,京都-大阪-神戶地區也表現出色,位列第12位,吸引了眾多國際學生前來求學。

韓國首爾緊隨其後,位列第三,繼續鞏固其在亞洲留學城市中的領先地位。

新加坡作為亞洲的教育中心之一,新加坡城也成功躋身TOP50,位列第15位。

馬來西亞的吉隆坡也表現出色,位列第23位,成為亞洲留學的新興熱門目的地。

與此同時,中國的北京和上海也成功上榜,分別位列第31位和第46位,展示了中國在全球教育領域的崛起。

此外,中國香港和台灣也表現出色。香港位列第22位,繼續保持其在亞洲留學城市中的領先地位。而台北也位列第26位,展示了台灣在教育領域的實力。

新加坡表現如何?
在全球150個留學城市的排名中,新加坡憑藉其卓越的教育資源和城市魅力,位列第15位。

從學生視角出發,新加坡在亞洲地區更是脫穎而出,以第14名的成績領先眾多亞洲城市。

在六項關鍵的評估指標中,新加坡在「吸引力」方面的表現尤為出色,全球排名第11位。
這主要得益於其先進的教育設施、豐富的文化活動和友好的國際環境,吸引了大量國際學生前來求學。
然而,儘管新加坡在多個方面表現出色,但它仍然是國際學生生活費最高的城市之一。
在可負擔性方面,新加坡的排名較為靠後,位列第125位。
這意味著學生在新加坡的生活成本相對較高,需要更加謹慎地規劃和管理自己的財務。

儘管如此,新加坡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其教育質量和城市魅力仍然吸引著眾多國際學生前來求學。
學生們在這裡可以獲得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和豐富的國際交流機會,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