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在最新出爐的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首次躋身前10,排名第八,是首個進入前十名的亞洲大學,也將繼續維持亞洲第一高等教育學府的地位。南洋理工大學的排名則滑落七個名次,排在第26名。首次入榜的新加坡設計與科技大學排名第429,新加坡管理大學排名第545。

根據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近日公布的2024年世界大學排名,前五名大學分別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英國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及史丹福大學,其中麻省理工學院已連續12年居榜首,劍橋大學依然位於全球第2名,牛津大學較去年提升一位,排名全球第3。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首次進入全球排名前十。目前,新加坡國立大學不僅在全球大學排名中名列第八,而且在亞洲地區保持著穩固的頂尖高等學府地位。
此次排名中,中國(大陸)高校進入本榜數量位列全球第三,有71所高校上榜,僅次於美國(199所)和英國(91所)。北京大學全球排名17位,亞洲排名第2;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25名,亞洲排名第3。中國北京大學是繼新加坡國立大學之後,亞洲第二佳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中國北京大學這兩所大學也是前20排名中,唯二來自亞洲的大學,其餘大學主要來自美國(10所)、英國(4所)、澳大利亞(3所)、瑞士(1所)。

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頂尖大學(前10榜單)
①麻省理工學院(MIT)
②劍橋大學
③牛津大學
④哈佛大學
⑤史丹福大學
⑥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⑦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瑞士聯邦理工學院
⑧新加坡國立大學(NUS)
⑨倫敦大學學院(UCL)
⑩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

排名指標
自2003年問世以來,QS世界大學排名(QS WUR)已經發展到第20個版本,每年發布一次,如今已成為綜合評估大學排名的系列榜單。2024年的排名評估涵蓋了來自104個地區的2963所機構,綜合考慮了學術聲譽、僱主聲譽、研究影響力、全球參與度和可持續性等多個因素,並採用一套嚴謹的方法論進行評定。
這項邁入第20年的排行榜,為全球約1500所大學評分,排名是基於對1750多萬篇學術論文和來自超過24萬名學者與僱主的專業意見分析而得出。今年新增了三個評分指標,分別是可持續性、就業結果,以及國際研究網絡。QS同時調整了原有六項評分指標中的三項的比重,即僱主評價比重從10%提高至15%;師生比例也有所下降,從20%降至10%;對學術聲譽的重視程度也從40%下調至30%。剩餘三項指標為單位教師論文引用率、國際教員,以及國際學生比例。
具體的排名依據如下:
①學術聲譽:占比30%;
②僱主聲譽:占比15%;
③師生數量比:占比10%;
④單位教師論文引用率:占比20%;
⑤國際教師比例:占比5%;
⑥國際學生比例:占比5%;
⑦國際研究網絡:占比5%;
⑧就業成果:占比5%;
⑨可持續性:占比5%。
歐洲和美國的院校在排名前十名中占據主導地位,其中許多院校在學術聲譽、僱主聲譽和師生比例等指標上獲得了100分滿分。新加坡國立大學(NUS)今年的綜合得分為92.7分,是唯一進入前十名的亞洲院校。在新增的評分指標中,國大表現卓越,其中就業結果全球排名第七,獲QS肯定大學致力培養深受僱主歡迎的畢業生。
此前,在2023年QS學科排名中,NUS共有14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0,成績十分顯著,這些課程包括藝術史、土木、化工、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機械工程等——展示了大學在不同學院、學院和學校的優勢。
加州大學 (UCB) 是唯一一所在可持續發展指標中獲得100分滿分的院校,緊隨其後的是賓夕法尼亞大學(排名第12位)、多倫多大學(排名第21位)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排名第34 )——得分均為 99.9。
QS高級副總裁索特(Ben Sowter)在公告中指出,在觀察到社會趨勢和學生興趣持續改變,並廣泛諮詢全球教育界後,決定調整評分指標,以更貼近Z世代和阿爾法(Alpha)世代優先關注的事項。索特表示,各大學的當務之急,是須關注可持續性、培養畢業生就業能力,並加強國際合作,以應對全球各種挑戰。

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榜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