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許可申請變更
4月5日起,學生需自行網上申請
入境許可
作為新加坡政府簡化入境申請流程的一部分,從2021年4月5日(周一)起,學生證持有者的入境批准將轉交由移民與關卡局(ICA)下的安全旅行辦事處(STO)負責。

在線申請指南
2021年4月5日開放網上申請,所以最早的入境日期為4月19日。在有配額的情況下,申請會按照提出申請的先後順序進行審核。STO會及時在網站上更新申請步驟指南,以便於學生准證持有者可以自助完成申請程序。
https://safetravel.ica.gov.sg/stpl/requirements-and-process
No.1 申請入境許可流程
1. 學生直接通過STO網站申請
2. 後端進行資格審核
3. 學生提交申請
4. 學生完成繳費
5. 查收入境許可函
No.2 申請注意事項
1. 最早提前不超過約兩個月
2. 簽證有效期為一個星期(申請出行日期的那周的從星期一至星期日)
3. 支付費用後是不可退還的,所以需提前做好計劃和準備。
No.3 隨行家屬的申請
除了學生准證(STP)和預批准函(IPA)持有者之外,計劃持長期訪問准證(Long-Term Visit Pass)和短期訪問通行證(Short-Term Visit Pass)入境新加坡的隨行家屬也有資格通過STO網站申請入境。
*隨行家屬必須與STP持有者同一天入境才有資格申請。每次申請最多允許3名家庭成員。
1. 19歲以下的學生證持有者的父母/監護人(請注意,每個家庭只允許一位成人家屬);或
2. 6歲及以下的兄弟姐妹;或
3. 研究生課程學生證持有人的配偶或子女(即直系家屬)。
JCU新加坡校區課程首發
經濟學是什麼?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一般生活事物的學問,它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他們在不同的個體之間進行分配。經濟學具有多樣性和實用性,是一門關於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商業和金融的交叉學科,能應用其理論與定量方法解決當代經濟問題。

為什麼要學習經濟學?
在當今社會,擁有良好的經濟素養非常重要,因為經濟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著名經濟學家N. Gregory Mankiw曾說道:「學習經濟學有助於你理解你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使你更精明地參與經濟,並更好地理解經濟政策的潛力與局限性。」在生活中,同學們通過學習經濟學,還能夠輕而易舉地理解日常新聞中常涉及的經濟術語:如GDP、CPI、基尼係數等,並能夠解釋經濟趨勢和影響我們生計的政策。

就專業性而言,經濟學的專業知識能幫助同學們在多個領域開展職業生涯,擁有廣泛的可遷移技能,提高自身的就業能力。
經濟學專業學生就業前景如何?
經濟學專業畢業生可在私營或公共部門中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涯,從事銀行、金融和保險、諮詢和研究、公共管理和政策制定等廣泛領域的職業。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包括但不限於薪酬福利經理、個人財務顧問、經濟政策分析師、財務/預算/信貸分析師、業務報告員、精算師、貸款專員、財務經理。

據2020年新加坡人力部對畢業生的就業調查顯示:經濟學學士學位的畢業生平均起薪高達S$3,900,畢業生就業率高達81.3%,相較於其它專業處於高水平位置。

新加坡是國際金融中心,大量的金融活動也為經濟學專業同學的實踐所學和求職提供了優質的土壤。根據Michael Page《2021年新加坡人才趨勢》調查顯示,「銀行與金融領域」和「金融與會計崗位」的僱傭行為活躍度均排在前5名。

此外,2021年銀行與金融服務行業的潛在新員工的平均薪酬水平提升10-15%,是所有行業中增幅較大的。

因此,在新加坡學習經濟學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光明的前景。
為什麼選擇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
課程特色
詹姆斯庫克大學的經濟學學士學位課程通過深入理解個人、企業、社會和國家之間的交易聯繫,賦予學生管理經濟的知識。讓同學們學會運用數據分析和理論分析技能,進行複雜的經濟分析。

新加坡校區擁有亞洲國際貿易和商業中心(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Business in Asia, CITBA),彙集亞洲在國際貿易、經濟政策、和商業領域的學者和從業者,與他們開展商業領域的研究,傳播與時俱進的知識理念。同學們經常有機會參與經濟相關的論壇與講座,與行業專家學者實現面對面交流。
課程內容
經濟學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需要完成24門課程,這其中有23門核心科目以及1門選修課。順利完成全部科目者,兩年即可畢業。

入學要求
學術要求
申請者需提交高中畢業證書,高中平均成績不低於80%;
或順利完成詹姆斯庫克大學預科基礎課程。

語言要求
雅思6.0分,單項不低於6.0分;
托福網考74分,單項不低於18分;
PTE學術英語52分,單項不低於52分;
完成大學英語語言預備課程第三等級;
或在過去三年內,順利完成與澳大利亞標準等同的其他英語資質考試 (視具體情況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