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輔助計劃(Special Assistance Plan;簡稱SAP)是新加坡政府自1979年為學術成績優異,並精通母語及英語的學生設立的中學教育課程,讓學生除了英文之外可使用母語為第一語文。這項課程由指定學府推行,即稱為「特選」學校。目前特別輔助計劃範圍只限修讀華文的學生。政府給予這些學校更多資源、改進設施,並推出一些政策鼓勵學生報讀。

特選小學
· 愛同學校 - Ai Tong School
· 宏文學校 - Hong Wen School
· 聖嬰小學 - Holy Innocents' Primary School
· 菩提學校 - Maha Bodhi School
· 南華小學 - Nan Hua Primary School
· 南洋小學 - Nanyang Primary School
· 萬慈學校 - Red Swastika School
·聖尼格拉女校(小學部) - CHIJ St. Nicholas Girls』 School
· 道南學校 - Tao Nan School
· 公立培群學校 - Pei Chun Public School
· 培華長老會小學 - Pei Hwa Presbyterian Primary
· 海星中學(附小) - Maris Stella High School(Primary)
· 公教中學(附小) - Catholic High School (Primary)
· 光華學校 - Kong Hwa School
· 培青學校 - Poi Ching School
學生必須在小六離校考試(PSLE)考取使其排在全國考生中的前10%的成績,並在英文與母語考取優等評級,才可到達進入「特選」中學的標準。

特選中學
· 聖公會中學- Anglican High School
· 新加坡公教中學- Catholic High School
· 聖尼各拉女校- CHIJ Saint Nicholas Girls' School
· 中正中學 (總校)- Chung Cheng High School (Main)
· 德明政府中學- Dunman High School
· 華僑中學- Hwa Chong Institution
· 海星中學- Maris Stella High School
· 南僑中學- Nan Chiau High School
· 南華中學- Nan Hua High School
· 南洋女子中學校 - 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
· 立化中學- River Valley High School

新加坡現階段教育體系是以英文為主軸,輔以華語、馬來語或坦米爾語等母語,在小學、中學的求學階段,華語、馬來語或坦米爾語是必修課程。以華人家庭子女為例,他們在學校就多半修讀華語作為「母語」課程。雙語政策讓新加坡人擁有良好英文能力,在全球競爭激烈環境中站穩腳步,掌握髮展利基,更能持續使用母語與亞洲其他社群溝通。新加坡國父一生幾十年學習華語,兒女都就讀於華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