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教育是全球最頂級的,教育理念先進,學術成績亮眼,吸引了國內很多家長將孩子送來新加坡讀書深造。

新加坡也是世界頂級名校的收割機,每年平均約有近6萬名學生在牛津、劍橋、國大、南大等世界級名校讀書。
這些孩子分布在這些頂級大學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階段。
1 新加坡教育全球頂級
新加坡的基礎教育體系,屢屢被評為全球最佳,小小的新加坡就有20、30間國際學校,2020年,新加坡國際IB文憑考試成績再創新高,達97.73%,IB成績滿分一半來自新加坡。

2 在牛津、劍橋等 世界老牌名校
根據2021年的QS最新排名,全球排名前20的老牌名校,其中榜上有名的學校有:哈佛、牛津、劍橋、南大、國大等。
上下滑動查看內容




(世界名校排行前20名) 既然今天探討的世界名校的收割機,到底有多少人進入世界頂級名校呢?
3 新加坡有多少人
在牛津、劍橋等老牌名校讀書
當然,成績好不僅體現在數據上,更體現在名校錄取上面。 根據2020年的數據顯示,英國的牛津每年招走169人,英國劍橋平均每年招走221人。。
除此之外,其他英國知名高校,比如帝國理工、倫敦大學學院等每年也各從新加坡招走150-200人左右。 美國的哈佛、耶魯、史丹福、麻省理工、普林斯頓、康奈爾大學等世界頂級學府,每年在新加坡招收不少學生。

哈佛大學曾在新加坡招收了120名學生。

耶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聯合成立了耶魯-國大學院,足見耶魯大學對新加坡學生的青睞。根據2019年更新的數據,耶魯大學每年從新加坡招收大約100名學生。

普林斯頓大學、史丹福大學、康奈爾大學等世界頂尖的大學,每年的也固定在新加坡各招收100人左右。 整體來算一下,英國的牛津、劍橋、帝國理工、UCL和美國的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史丹福、普林斯頓、康奈爾等世界頂尖的大學,每年在新加坡招收約1500名學生。
根據以上的數據分析可以算出,在新加坡國大、南大、海外哈佛、牛津、劍橋等老牌名校,每年約有5萬7千多人就讀國際頂尖學校。
教育於新加坡而言,堪稱「國之命脈」。這話一點也不為過。
引用一位演講者的話,新加坡什麼都沒有,只有人。因此他們要保證每個人都受到最好的教育。在所有的部門裡,只有教育部長是兩位,分管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除國防外,教育的投入經費是最高的。
而據坊間傳聞的新加坡教育界「八大奇怪現象」更是讓學生家長興趣盎然,拍案叫絕!

4 新加坡教育界「八大奇怪現象」
01上學只用上半天
新加坡中、小學實行半日制教學,一般中午兩點半就放學了,個別學校甚至1點多就放了,簡直太幸福惹!但是,我們不能光看放學時間,也要看上學時間啊!新加坡中小學普遍上學時間早,規定到校時間在早上7點左右,一些家遠的學生天不亮就要從家走了呢。
更重要的是,每節課之間沒有休息!是的,沒有課間!午休也只有半小時吃飯的時間。所以,新加坡的學生並不會比中國學生學得少,而是學校把課時濃縮了,千萬不要以為上半天課會很輕鬆哦~
2中學畢業直接上大學
What?不是在開玩笑吧?不用上高中嗎?
新加坡實行的是英國式的 6-4-2基礎教育體系,正規來講,學生中學四年後通過新加坡劍橋O水準考試,升入初級學院(高中)或理工學院。但由於新加坡中學所學知識涉及面廣,且新加坡劍橋O水準考試比英國和澳大利亞的O水準考試難度高,所以新加坡O水準的含金量極高。
正是因為新加坡O水準的國際認可度極高,一些考得不錯的學生,可以用O水準成績直接申請澳洲、英美的大學!根據O水準成績,一些學生可直接進入本科一年級(普渡大學),而另外一些則可能要先讀十個月到一年半的大學預科(澳洲大學)。簡直是又省時,又省錢!
3學校「逼著」學生玩兒
放學就意味著可以回家嗎?NO!還要去參加CCA!
所謂CCA是英語 Co-Curricular Activitie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課程輔助活動」,類似於中國學校的拓展選修課一樣。新加坡從小學二年級至大學都有各種各樣的CCA,包括藝術、體育、制服團體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不同的團體。
各個學校都有自己「拿手」的CCA,定期舉辦文藝匯演,學校之間也經常進行交流和比賽,邀請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前來觀看,場面之大,水準之高,令觀者震撼!其實,教育的本身就是讓學習者在快樂中體驗學習,CCA為孩子們提供了最好的展示自己的平台。

新加坡某中學CCA
在中國,課外活動不是強制的,而新加坡的CCA卻是直接和升學掛鉤。在CCA得分較高的學生可以享受「升學優待」,相當於中國高考的額外加分。許多初級學院和理工學院每年都會保留一定學額,給課外活動表現突出,卻低於入學成績要求的學生。
4喜歡什麼,就學什麼
「吶,人活著,最重要就是要開心。」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怎樣才能開心呢?對於學生而言,莫過於學自己喜歡的科目,將來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了吧!
新加坡從中學三年級開始實行選課制,豐富的課程設置給學生多樣化的選擇。不喜歡文科的可以選物理、化學、生物等;文藝氣息比較濃厚的可以選擇英國文學、歷史、地理等;還有傳媒、商科、會計、音樂、美術等科目供選擇。所選每門課沒有主次之分,都要參加O水準考試並計入成績。

到了初級學院、理工學院和大學,選課系統更是強大到咋舌!每個理工學院都有幾十個專業可供學生選擇,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不教的。聽說淡馬錫理工學院還有獸醫專業呢~
到了大學,呵呵!新加坡國立大學可是號稱擁有全世界最複雜的選課系統的呀!這主要是因為它的課程設置極為豐富,海量課程可讓學生自由選擇組合,真正做到喜歡什麼,就能學什麼。
5野營、探險是必修課
赤手攀岩、劃獨木舟、戶外露營這是在新加坡中、小學生的必修課。從小學四年級到中學畢業,學校一般每年都會安排各個年級的學生進行一次為期3-5天的野營互動。為確保戶外教育的素質,學校會安排全職戶外探險教育工作者,負責策劃和指導戶外探險、露營活動。
所去的野營地點一般臨近自然保護區、公園,或是新加坡周圍的小島,校方可善用這些大自然環境進行戶外教育。學生通過遠足、野外生火等活動來學習生活技能,團隊合作能力,並提高環保意識。
6政府是土豪,人人都有助學金
不管你是新加坡人、新加坡永久居民還是外國人,在上理工學院和大學期間,新加坡政府會幫你支付65%-80%的學費,簡直就是大寫的壕氣沖天!凡是申請新加坡5所公立大學和5所理工學院的學生,只要符合校方要求,均可獲得政府助學金。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接受政府「助學金」的學生還要和政府簽署一個畢業後留在新加坡工作3年的協議,所有履行協議的學生都無需償還助學金。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學生畢業後成為「海待」的風險。
除了助學金,政府和一些企業還為學生提供了各式各樣的獎學金,而且數目可觀,一些優秀的學生,上學期間非但沒花父母一分錢,還能賺錢哦!
7只精通兩種語言太low啦
新加坡實行雙語教學,除了母語課,其他學科都是英文授課。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疑給學生打下了個良好的英文基礎,以後想去歐美國家留學毫不吃力。但,只會兩種語言,似乎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溝通需求,所以新加坡的學校很鼓勵學生修讀第三外語。
從中學開始到大學,學生隨時可以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語言,日語、韓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任你挑。所以,在新加坡看到說著一口流利普通話的印度人,一點都不稀奇!
8畢業同時get「世界500強」實習經歷
在新加坡的理工學院就讀的第三年,學生會被安排到新加坡各大公司實習3-6個月,例如新加坡華僑銀行,德國西門子,日本松下、新加坡報業控股等。在實習期間,學生必須完成公司指派給你的各項任務,最後達到考核標準才能從理工學院畢業,如果學生工作能力強,態度認真,是完全有可能會被實習的公司留下來聘用的!
大學生相對於理工學院的學生會有更豐富的實習經歷,學生都會利用長達3個月的假期出去打工或是實習。尤其是商學院的學生,基本上假期就沒有閒著的時候,畢業時一看履歷,基本都在花旗銀行、滙豐銀行、麥肯錫等等世界500強的大企業實習過呢!
5結 語
新加坡的教育體制在亞洲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強的實力,優秀的教育體制,不僅培養出一批批本地優秀人才,也吸引了無數國外學生。
新加坡的教育這些「怪」現象,並不是因為真的「怪」,反而正是其教育的精髓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