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打聽著
關於新加坡的種種
他們都各自生活在
美國,加拿大等熱門移民國家
為何,會對亞洲小紅點
突然產生了興趣?

英美加 VS 新加坡
兜兜轉轉
在見過了「大世面」之後
怎麼還會「看上」這個
在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小島呢?
01
美國,18歲的我還會留下來嗎?

「你有美國夢嗎?你想移民美國嗎?那都不是事兒。
你有錢有親屬在嗎?你想苦盡甘來現世安穩嗎?那可能就是事兒了……」
「我的美國夢早就幻滅了
對於移民來說,越來越難
懟天懟地的特朗普
終於懟到了移民的身上
最近在美國
有很多移民危機感重重
這裡,讓我感覺
不再是自由女神懷抱下的
夢想之都了

哪個國家對移民
也不是從心裡完全接納
但是,我想也沒有幾個國家
能夠如此『翻臉不認人』
畢竟,都說這次是美國經歷了
30年來最大的移民法改革
在申請EB1-C、EB-3簽證時作假的人
可能被全部驅逐!
貌似上萬人受到了影響
移民申請更是堆成了山
排期長達5年甚至10年
我想說這裡已經不是移民國家了

我來了美國將近30年了
甚至在這裡生活多過我的故鄉
我曾覺得這裡就是我的家
但是,現在美國的一些政要
在電視上公開「指責」我們這些移民
語氣中充滿了輕視和蔑視

整個美國有多少民眾
會被他們帶節奏可想而知
非法的人活該離開
作假的人應受清算
合法移民的移民兩個字
卻怎麼也變不成公民

18歲時,剛從學校走出來的我
一心就要留下來!
但是,現在寄宿在我家的
18歲中國留學生
在這樣的移民環境之下
她並不確定自己會留下來了
那麼,如果現在的我
重新回到18歲呢?
我還會不會一心想要留在美國
……」

02
加拿大,大麻合法的一天前。

「你知道來了歐美國家,我覺得最可怕的是什麼嗎?那可能是,青少年。
明天,18歲的年輕人,可以合法吸大麻了……」
「我幾年前去過新加坡
待了差不多兩年,讀A水準
最後沒考GCE考了CIE
來加拿大上學了
現在想回新加坡了
你問我在網紅楓葉國待的好好的
幹嘛想回新加坡,不嫌熱麼?
憑心說,對比之下
我覺得新加坡除了熱
沒什麼太大的缺點了
要知道,加拿大還冷呢
你試過大冬天一整月見不到太陽
那種骨質酥鬆的壓抑感麼
那可是相當可怕了

主要是最近這邊移民政策
也不怎麼友好
我這邊換了右派的黨派
留學生前途一片渺茫
你造嗎?加拿大出台新令
大麻要合法了
明天以後上街
都不知道街上什麼樣呢
(喏,這樣:大麻在加拿大合法了,新加坡用死刑給你上一課!)

確實,大麻的有害性還有爭議
但華人社群確實炸了
自己孩子18歲要是吸了大麻
又管不了怎麼辦?
我們沒辦法看待它,像抽菸一樣
咱華人從小就知道『虎門銷煙』
我們是有情結的啊!
這對價值觀衝擊太大了
我在這裡,常常有這樣的感覺

圖源:紐約時報
而且,我在的魁北克省
還總要鬧著獨立呢
新加坡畢竟還是安全的
主要還是比較穩定
想著也能給家裡減少點
學費上的負擔
你說新加坡全球第一貴?
加拿大還要給小費,又要加稅呢
我準備申請轉學了
看看有機會回去嗎」

03
英國,身為華人還是想回歸亞洲。

「英國脫歐了,但是對移民其實沒多大影響,分析下來可能利大於弊。想走,不是因為這些。」
「英國?我推薦來留學
教育還是很優質
和美國是不相上下的
但是移民就算了
政策善變、居民傲嬌啊
一不注意就被誤傷

我在1:14的時候來留學
這個匯率交著學費
畢業了想著還是留下
怎麼也要賺點英鎊不是?
結果匯率從1:14變成了1:9
(苦笑)
我總覺得待得不舒服
和英國移民政策不友好
處於脫歐狀態這些關係不大
就是覺得華人在這裡
生活得不舒服
我想了想,可能是我個人的問題
有一些人很容易就能融入
他們操著一口英國腔
中午不吃飯只吃沙拉和水果
並且養成了早晨讀報的習慣

像我這種張嘴Chinglish
在地鐵上刷微博看抖音的人
處處顯得格格不入
我很難改變自己的
文化,口音和胃口這些
還是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氛圍
更加的適合我吧
我覺得以後我可能會去
香港或者新加坡,看機會吧」

這些人,到底看上新加坡什麼了?
這些都是個人情況
以點蓋面,卻讓人不得不思考
在「全球移民寒潮」席捲之下
為何大家將目光所向了亞洲
尤其是新加坡
這裡到底有哪些獨特吸引力?

「全球移民寒流來襲?」
在上面三位的口中
我們感受到了美加英
移民政策的激盪
作為老牌移民友好國家
List裡面沒剩下幾個名字了
澳洲,紐西蘭

【澳洲】
澳洲近幾年,重推多項移民政策
收緊工作簽,提高雅思門檻
入籍要求居住時間從1年提高到3年
最近,澳洲墨爾本召開聯合會議
商討一項移民新政
所有新技術移民頭5年
甚至可能將無權居住在墨爾本
雪梨等澳洲首府城市!

【紐西蘭】
紐西蘭也來「雪上加霜」
關閉了父母的擔保移民渠道
提高技術移民門檻
去年年底,匈牙利叫停了
投資移民者友好的「國債移民」
可以確定的是
這年頭,想要去哪兒都不容易

【新加坡政策真的友好?】
那麼,為何廣大群眾
將目光鎖定了新加坡
難道是因為新加坡移民政策友好?
別鬧了,激盪說不上
但是也並非無條件友好
說起來也是「本地人為先」的ok?
買房,花紅,補貼
學費,醫療等等方面
新加坡人和PR還有外籍人士
始終是有區別
而且,這種差距在逐年增加

小學學費差距
新加坡對移民也是「擇優錄取」
雖然沒有明文上的規定
在開放了留學生申請PR的渠道後
不難看出移民低齡化
技術移民的門檻也有所增高

而且,新加坡本來就不是
出生=國籍的落地國籍政策
(新加坡國籍是血統主義和經修改的屬地主義)
外籍職員親屬也不是說來就來
DP申請要求EP月薪6000新幣
給父母申請是12000新幣
團聚移民政策不好說
新移民父母的LTVP申請也有難度

新加坡有什麼獨特吸引力?
既然如此
新加坡也總有些獨特的吸引力吧?
讓踏足歐美大陸的人
頻頻回首
富人 VS 普通人眼中的新加坡
前幾天《個人財富報告》出爐
結果令世界為之愕然
在單單721平方公里的小島上
(只有上海面積的1/12)
卻擁有著亞洲最多的富豪
20萬位百萬富翁
1000位超級大富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