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Facebook這樣的一線科技公司,不僅薪水優渥、還有各種人性化的福利。

(圖源:glassdoor)
除此以外,畢業生擁有一份海外工作經驗再回國,身價直接暴漲!國內一線公司更是會青眼有加!

因此,很多畢業生為了一紙offer不惜擠破頭。
那些在新加坡「落戶」的科技公司
新加坡近年吸引了不少科技公司在當地興建數據中心,Facebook、谷歌也都在新加坡興建了亞洲地區的數據中心。
目前,大約有2.6萬個國際公司立足新加坡,三分之一的財富500強公司選擇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其中包括了Apple、微軟、Facebook、Google、推特、領英、雅虎、亞馬遜……
這裡不僅是美國、歐洲跨國企業設立亞洲總部的首選地點,也是亞洲公司進軍全球市場的平台。

科技巨頭有多難進
看看這些奇葩的面試題,如果你是面試者,你能回答出來嗎?

「選擇一個城市,然後估算一下那裡有多少個鋼琴調音師在經營業務。」——谷歌項目經理職位面試題;

「要是讓你清洗一座城市所有的窗戶,你會收取多少費用?」——Facebook在線銷售員職位面試題;

「每天有多少個孩子出生?」——蘋果公司全球供應經理職位面試題;

「為盲人設計一款調味架。」——英特爾公司硬體工程師職位面試題;

「如果你可以選擇的話,隱形或飛行這兩種超能力,你想選擇哪種?」——微軟高級產品支持職位面試題;

「如果有同事跟你抱怨另外一個同事有體臭,你會怎麼做?」——萬事達運營經理職位面試題;

「假設你有一台可以印一輩子 100 元美鈔的機器,今天的你願意用什麼代價去換這台機器?」——諮詢公司Aksia面試題

名企偏愛的畢業生類型
名企偏愛有相關經驗的畢業生。
以申請軟體崗位為例,簡歷上除了要提到相關學位,實際的案例也舉足輕重。
案例是展示技能和熱情的機會!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把自己的想法付諸於行動和代碼。沒有「自己」的專屬案例?不緊要,課堂上和比賽時完成的也可以。
總而言之,避免平鋪直敘案例的用途和技術,而嘗試描述專案的影響——例如替誰節省了多少時間、有多少人(可以)同時使用等等。
如果沒有計算機科學學位?也不要緊。Google的軟體工程師(Software Engineer)來自不同學術背景,很多工程師原本學的是電子工程和機械工程。

面試前的準備
一份好的簡歷,是一個很好的回顧自身的機會,同時也會為你增加HR的印象分。
那麼,如何去寫出一份好的簡歷呢?

首先,寫簡歷切忌太滿,要突出亮點。
每份簡歷在HR手裡的平均時間為7-8秒,因此,如果你寫的過滿,HR根本沒時間看完。
因此,寫簡歷應該簡潔明了,突出你的亮點,這樣才能引起HR對你的興趣,讓他想要進一步的了解你,你的機會才能大一點。

找到自己的亮點之後,我們要邏輯清晰的寫在簡歷上,也就是說,我們要分解內容。
採用小標題的形式,將亮點與亮點之間進行分類,這樣寫好的簡歷,看上去就會顯得清晰明了,會增加HR的閱讀慾望。

然後,簡歷排版不要過於花哨,簡潔大方的簡歷反而能凸顯出專業的感覺,並且,過於花哨的設計會給HR增加閱讀困難,也會削弱HR想要了解你的慾望。

最後,要分輕重點去寫簡歷,在該簡略的地方簡單描述,但是對於自己能力、獲獎成就之類的重點就需要適當的增加描述。
求職渠道
大型求職網站

比如JobStreet、JobsDB、JobsCentral、STJobs、Jobs Bank。
注意,小夥伴們在投遞簡歷的時候也要注意職位發布者是誰,因為除了僱主會發布招聘信息,也有獵頭或者招聘公司哦。
領英

不要忽略領英這個能夠展示自己職業技能和工作經歷的平台,很多公司也會在領英發布招聘信息,你也可以直接在領英申請面試機會。
你也可以很容易的在領英上找到你心儀公司的HR的信息,通過領英這個平台,主動出擊,也許就這麼順利的找到工作了呢?
實習
很多知名公司,想要進去不容易。特別對於沒有經驗的畢業生,要在萬千簡歷中PK掉新加坡本地人和PR的競爭實屬不易。這時候大家要抓緊假期時間,從競爭不那麼激烈的實習做起。
很多大公司的不少實習職位都有留用的機會,在實習崗位上好好表現,爭取全職的機會。

由於實習不需要工作簽證,實習offer一般比較好拿,以下是有效的實習渠道:
a.心儀公司暑假/寒假實習項目
b.學姐學長做過/正在做的實習(比如學姐學長實習完了,這個坑就空出來了,一般來說學長學姐在走之前會發招人帖把自己的坑填上,這個時候就要使勁往上湊)
c.學校或學院的career bulletin,定期會發一些合作公司的招聘,也是靠譜
d.別人家的學校或別人家的學院的career bulletin
e.linkedin的招聘信息(linkedin上的招聘信息大多數是真的缺人在招)
內部推薦
實際上,海投簡歷很渺茫,因為亂投的人和優秀的人都很多,基數很大而競爭激烈;這時候找到公司員工的支持就最好了。
至少對於新興的跨國科技企業,雇員內部推薦為公司尋找人才並不是禁忌;競爭壓力比較少,不會太害怕被人取代。
同時,HR也很高興考慮內部推薦的人選,因為這節省了篩選簡歷的功夫。

校友
作為沒有人脈的外國學生,校友是第一選擇!
+
「校友會提供許多新加坡就業市場的資訊,加上學校與各大公司的HR交情都不錯,常在求職季開始前就將學生的resume book交給Apple 、Microsoft 、Dell 等知名公司。
學生取得面試的機會頗高,而Microsoft跟Dell更是名列聘僱最多NUS畢業生的企業之一。」
——NUS應屆畢業生
當然,即使有內部推薦「神助」,自身的硬功夫依然少不得。
以軟體工程師為例,你要熟悉基本的演算法和數據結構,並能夠在限時內完成相關題目。

比如Google的准實習生要經過兩輪電話面試(全職申請者是5次!),每次大約四十五分鐘。
空泛的題目也許令人抓狂,但這是觀察考生溝通和團隊合作行為的途徑。
+
考官想要清楚「被考察者是否想跟這位候選人共事」。
有資格成為Google工程師們同事的人,除編程很厲害以外,還懂得以自信但客氣的姿態交流想法,併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或困惑。軟硬技能兼備的考生,才是公司尋覓的perfect match。
招聘會
還有一種更為積極的方法:參加各種招聘會。
不論是國大、南大還是管理大學,或者一些私立學校,每年都會有很多公司來學校舉辦宣講會,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留意學校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