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改組,這是新加坡近期備受關注的大事。「為有源頭活水來」,更新換代是任何機構保持活力的重要手段。
對於高等學府來說也一樣,自去年開始,新加坡國立大學也迎來新一輪的人事變動。年初,國大迎來了第五任新校長——陳永財教授。

新加坡國立大學第五任校長
陳永財 | Tan Eng Chye
美國耶魯大學 數學博士
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數學系副主任、理學院院長、教務長、副校長等職
近日,國大兩大學院——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和楊潞齡醫學院也迎來了新一任院長。
李光耀公共政治學院
國大委任柯成興教授為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新院長,任期自五月份正式開始。
柯成興教授將是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第二任院長,他自馬凱碩教授(Kishore Mahbubani)去年12月底卸下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一職後,便擔任學院的代院長。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第二任院長
柯成興教授
曾任國大副院長(學術事務),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李嘉誠經濟學教授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前身是新國大的公共政策碩士課程(這個課程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1992年協助創辦)。22年的發展,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已經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公共政策學院。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最有實力的五大課程:
公共政策博士(PhD);
公共管理碩士(MPM);
公共行政碩士(MPA);
公共政策碩士(MPP);
全中文授課的高級公共行政與管理碩士(MPAM)。
學院下轄的四個研究所:
新加坡政策研究院(IPS)、亞洲競爭力研究所(ACI)、亞洲與全球化中心(CAG)和水政策研究所(IWP)。

國大楊潞齡醫學院
國大委任鍾業成副教授明年起接任國大楊潞齡醫學院的新院長一職,成為醫學院第17任院長。
國大楊潞齡醫學院第17任院長
鍾業成副教授
國大醫院婦產科高級顧問醫生,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屬下的新加坡臨床科學研究院任要職
楊潞齡醫學院建立於1905年,在亞洲各醫學院中地位尊崇。學校本科課程的老師由臨床醫生以及科學家組成,師資力量雄厚。
學校的宗旨是培養富有同情心並且專業的醫生。
對於新上任的兩位院長,國大校長陳永財表示:
我們可以從柯成興身上看到一位有遠見、有名望,動力十足能讓這所亞洲頂尖政策學院邁上更高峰的領袖。我們很期待他以新院長身份為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作出貢獻。
作為一個接觸的臨床醫生、教育工作者,鍾業成醫生獲獎無數。在加深醫學院在區域的影響力方面有著明確的希冀和策略。我們對他領導國大醫學院有極大信心。
柯成興表示,期待和國大的夥伴們一起推進學院的工作,促進政策制定、監管與國際協作等方面的發展和交流。
鍾業成副教授表示,他將延續前幾任院長的事業,讓國大醫學院繼續通過卓越教育、研究和創新工作等培養專業的醫生,改善新加坡的醫療狀況和生活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