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參觀過蘇州博物館

如果你去過香港中銀大廈

如果你遊玩過鄰國新加坡的濱海灣

如果你知道著名的新加坡華僑銀行中心

你一定被這些令人驚嘆的
魅力建築設計震撼過
而它們都出自一位
剛剛於昨日逝世的大師之手
貝聿銘

據美國媒體報道
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
於5月16日去世
享年102歲

貝聿銘先生,是享譽全球的最著名建築師,投身建築事業70多年來,優秀的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貝聿銘是一位美籍華人建築師,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後。
他17歲高中畢業後,選擇了赴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後轉學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建築工程,27歲時在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深造。
從哈佛畢業後,貝聿銘開始了自己的建築職業生涯。

貝聿銘與夫人陸書華
70多年來,這位建築界的華裔奇才為世界帶來了各種精彩絕倫的作品。
貝聿銘的作品多以公共建築和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追求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

儘管貝聿銘先生如今受世界矚目
但他的作品也曾受人質疑,一路艱辛
例如法國巴黎羅浮宮這座令人嘖嘖稱讚的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
最美的建築,
應該是建築在時間之上的,
時間會給出一切答案。
」
——貝聿銘
貝聿銘的這一設計最初在法國遭到眾多非議
面對壓力,他將各種非議和懷疑拋諸腦後
堅持將自己的設計完善並建造出來

「
建築設計師必須有自己的風格和主見,隨波逐流就肯定被歷史淹沒了。
」
——貝聿銘
結果,金字塔的設計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甚至和艾菲爾鐵塔一樣,成為了巴黎的標誌
法國人還稱讚金字塔是
「羅浮宮里飛來的一顆巨大寶石」

貝聿銘大師的作品聞名全球
例如留學新加坡的學子們一定去過的
Raffles City

The Gateway

貝聿銘的建築作品散布全球,包括中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加拿大、盧森堡、甚至遠至卡達。
中國銀行總部大廈

還有讓他在美國國內變得家喻戶曉的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

甘迺迪紀念圖書館

以及其他國家的著名建築
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貝聿銘老先生曾說過一句話: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
蘇州是我的祖籍,
這是我最大最後的挑戰!
」
——貝聿銘
貝聿銘先生在退休十幾年再度出山
為故鄉蘇州設計了蘇州博物館新館
為了尊重蘇州園林的特色
貝聿銘特地將古典與現代相結合
將蘇州博物館建成了
這個城市最具靈氣的地方

貝聿銘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創造了本世紀最美麗的內部空間和外部造型」
大師走了,但精神和作品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