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文憑組織(IB)與東南亞聯合世界學院(UWCSEA)建立新的合作,共同創新推出了一門新的試點課程,名為「IB系統轉型:變革領導力」。旨在培養學生的未來技能,以應對技術、社會、政治和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該課程新加坡試點已於2024年8月啟動試課,UWCSEA也成為了加入這一試點項目的第二所UWC學院。該試點課程將在2030年之前實現全球範圍內的推廣。
為什麼變革
「該課程著重於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指導學生針對自己選擇的問題進行項目規劃和實施,」國際文憑組織總幹事Olli-Pekka Heinonen表示。「學生將從項目構思到執行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評估自己對社區的影響,並朝著明確的目標努力。我們的評估方法特彆強調學生作為變革者所需發展的能力。」

「系統轉型:變革的領導力」是一門以行動為導向的綜合課程,學生通過基於項目的沉浸式體驗,專注於五個不同的技能和能力領域:變革者心態、設計思維、系統思維、領導力、項目變革管理。

變革者心態
建立規劃積極變革所需的思維方式、技能和韌性,挑戰現有思維方式,利用網絡,促進個人成長,從而對社區產生持久影響。
設計思維
構建疊代、同理心和靈活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了解根本原因和背景,利用失敗、反饋和專業知識來生成創新解決方案。
系統思維
了解如何使用系統思維工具對互連繫統進行映射和建模,在識別固有複雜性的同時實現積極變化的集成規劃。
領導力
成為能夠推動他人積極變革、調整領導風格並建立有效團隊的領導者。
項目變革管理
培養高效規劃、有序組織及成功落實積極變革舉措的能力。
IB選課變化——6門必修變4門
「系統轉型:變革的領導力」這一課程的推出也引發了IB選課的變化。經過改革,學生現在只需要選修4門課程進行考試,其中包括3門高級水平(HL)課程和1門標準水平(SL)課程,而原先需要學習的另外2門SL課程將被新的「變革領導力」課程所替代。此外,知識理論(TOK)、擴展論文(EE)和創造力、活動、服務(CAS)這三個核心要素保持不變。對於已經開始學習IBDP的學生,這一政策變動不會對他們產生影響。

在改革之後,IB的總分仍保持為45分,新增的項目在總分中占據了14%的比例。評分體系由學校教師和國際文憑組織(IBO)共同完成,雙方各占評分的50%。

經過這樣的調整,IB的課程選擇變得更加靈活,與AP和A-Level課程一樣,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即便是偏科的學生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組合。官方網站上還特別為理科生、文科生以及偏好特定語言的學生提供了選課的參考建議。

為了確保學習的深度和研究的質量,官方明確規定了選課要求。
要求如下:
必須選擇至少一門屬於語言文學研究或語言習得科目組的課程;
語言文學研究或語言習得科目組中的課程總數不得超過兩門;
至少選擇一門屬於科學或數學科目組的課程。
考試形式轉變——逐漸向機考過渡
根據國際文憑組織(IBO)的官方通告,IB將對文憑課程(DP)和職業相關課程(CP)實施數字化考試,即機考。在2026年5月,部分精選學校將參與首次機考試點。到了2026年11月,所有學校都將有機會參與機考,而對於特定科目,將提供機考與傳統的紙筆考試兩種選擇。
具體的機考改革流程如下:
過渡階段:
為保證考試形式可以順利過渡,2025年5月,IB將供部分機考樣本,機考是可選項。
試點階段:2026年5月
2026年5月,IB官方會挑選少數學校作為試點,選擇:「語言和文學研究及語言習得」科目組的學生將參加線上考試。
普及階段:2026年11月
到2026年11月,所有學校都可以選擇是否參與線上考試。

加強考試監管——提高考試公平性
在IB考試泄題事件發生後,國際文憑組織(IBO)出台了措施以提高考試的公正性。自今年11月的IB大考起,將實施一系列關鍵的評估程序改革,目的是確保全球IB學生在公平和透明的條件下進行競爭。
監考方面的改革主要聚焦於以下三個方面:
調整最短監考時長:
為了防止考生之間交換答案,IBO規定所有地區的IB考試必須至少安排兩小時的監考時間。
調整考試啟動時間:
為了阻止早期時區考生在晚期時區考試開始前泄露考試內容,IBO將對某些學校的考試啟動時間進行調整。
清除所有計算器內存:
為了防止使用存儲的數據或公式,IBO要求學校在每次考試結束後,立即清空計算器的內存。
根據IBO官方宣布的三項重要改革,可以預見未來IBO在課程選擇上將會提供更多靈活性,考試流程將更為簡化,監管措施將更加嚴格。這次IB考試的顯著改革體現了教育界為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環境所做出的積極應對。雖然這些改革可能在某些方面給教師和學生帶來挑戰,但從長遠角度考慮,這將有助於培養出更加均衡、具備創新精神的年輕一代。
來源:IB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