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個月,中國簽證中心門口許多人連夜排長隊,在5月初達到高峰,照片和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熱傳。

(新加坡市中心金融區羅賓遜路80號,16樓就是中國簽證中心)
從「線下辦理」到「網上約號」再到「通宵排隊」
「一證難求」是如何演變的?
短暫回顧 中國簽證中心出現連夜排隊的現象,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實實在在的發生了。
正常情況下,到簽證中心排隊拿號到窗口辦理即可。
但是後來人越來越多,演變成要網上預約才能接待。
這就跟在新加坡申請日本和韓國簽證一樣,都是網上預約拿號才去現場辦理。
隨著申請越來越多,有人說約不到號。簽證中心考慮到一些簽證急需,每天發一些號給網上沒有預約只好臨時來簽證中心排隊的人。
一開始人不多,有三五十個,沒有預約也能進中心排隊辦理簽證。
慢慢的,每天給現場排隊的一百多個號不夠用了。
正常情況下,簽證中心上午九點開門,等一兩個小時就能辦理。
但是,為了確保能拿到簽證,大家提前到達。一開始早上七八點到,發現沒法排到前面,次日就成了凌晨五六點來排隊……"內卷「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到了五月初的時候,中國簽證中心門口演變成了頭天晚上就來排隊的「奇觀」。
這種幾近「瘋狂」的排隊,也是近期出現的,當然也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中國駐新加坡總領事楊剛親自帶隊,凌晨來現場調研情況,跟排隊申請人也面對面交流。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深入剖析:
集中爆發的簽證需求 洶湧而來的工作量
三月以來,每天處理550多份簽證。 五月時,每天處理簽證申請最高時達到1200份,全球第一。
從免簽到簽證,而且簽證數量也在持續增加,證件收進來還有一系列的處理流程。簽證的手續要求也比以前多了,每個簽證的處理時間也相應增加。

(旅行社收到的簽證都已堆積如山)
這些簽證,給中國簽證中心帶來壓倒性的巨大工作量,是三個因素迭加的過程。
首先,需求集中釋放。
自去年底中國實現「乙類乙管」開放國門,赴華簽證的需求就直線上升。
新加坡是首批恢復對華簽證的國家,中國新加坡往返的航班一度達到最多。
以前中國對新加坡護照單邊免簽時,頻繁的往來基本不構對申請簽證的壓力。
但是現在不免簽的情況下,簽證需求清晰突顯出來。
再加上疫情過後,兩三年沒有進入中國,與親友團聚的情感需求或商務往來的需求,都開始湧現。
其次,生物簽證的啟用。
入境中國需要個人信息,包括十指指紋和瞳孔。其中採集指紋的工作量非常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等法律規定,並參考其他國家已實施的做法,為加強出入境管理,中國駐外使領館近年開通了生物識別簽證。)
第三、恰遇新加坡學校假期。
連夜排隊的情況,在進入五月的第一個星期,達到高峰,這是因為迎來了疫情後的第一個新加坡學校長假期,許多新移民都計劃帶著孩子回國。據代辦中國簽證的中恆旅行社介紹,最近辦理的簽證,八到九成都是全家回國,爸媽帶著兩三個孩子和女傭回國是非常典型的情況。
第四、一些特殊情況的延時。
例如新移民二代「國籍判定」的問題。
比如一對夫妻,一個公民一個是永居,計劃要回中國。兩個是外國人,一個孩子出生時是中國公民,另一個出生時是新加坡國籍。
像這種,家裡四個人有四種簽證方式,增加了工作量。
這就涉及到「國籍衝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
對於新加坡而言,如孩子父母一方為中國公民,且孩子在新加坡出生時中國籍父/母沒有新加坡永久居民(PR)的,孩子即使出生時即具有新加坡國籍,但因不符合中國國籍法有關規定,在22歲前赴華仍需向使館申請旅行證。
以前因為免簽,這個問題不突出。現在單邊需要簽證,就得需要按照要求。(可以關注使館的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信息)
「驚濤駭浪」里的中國簽證中心
鋪天蓋地而來的簽證需求,讓中國簽證中心面臨巨大的壓力。
首先是人手緊缺。疫情三年來,國際交流大幅減少,中國簽證中心業務陡降,疫情最嚴重的時期一直為保住隊伍儘量不裁員(現在看來是讓人覺得非常慶幸的事),想不到幾個月後卻馬上面臨人手緊缺的問題。
使館和簽證中心加班加點工作,簽證中心原有16個老員工節假日全負荷加班。由於工作量巨大,已經影響到中心員工的家庭生活。(新加坡對加班有嚴格的法律要求,要求員工加班工作對任何公司都是嚴峻挑戰。)
新員工上崗是需要培訓的,有時不僅有點「遠水解不了近渴」,反而還要消耗一部分老員工的時間去帶領培訓他們,人手緊張的問題一時間甚至更加尖銳。
大使館和簽證中心的應對
在排隊情況出現前,大使館和簽證中心就已經在做各方努力。
首先,迅速擴展了場地,提升設備。
簽證中心向新加坡眼等媒體記者介紹說,為了留出更大的窗口場地接待,緊縮了內部行政辦公空間。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的積極協調,六次派人到簽證中心調研;北京一個月內派兩個團隊來提供技術的支持,提升設備。

(4月11日,孫海燕大使到中國簽證申請服務中心考察)
在管理上,簽證中心優化了流程。
各方面的努力和優化,每天增加一些,每周都在逐步提升處理的能力。
同樣的團隊,提高了兩倍半的處理能力,達到一天可以受理一千多份簽證的水平。
1、把現場排隊改為網上取號
簽證中心的網站下午固定時間放第二天的號,改變排隊模式,簽證中心亦不再受理任何現場排隊。
2、增加每天發號數量
擴大號源,從根本上解決大家排隊的問題。不用連夜排隊,有號就拿,沒有也沒關係,次日再取。
如在周一下午16:00-18:00增發部分周二的預約號。增發號源不收取額外費用。
3、實行實名制
預約的號不能轉讓,爽約的話系統會懲罰三天。即張三預約的號,李四不能用。
4、繼續保留原有的網上預約和人道主義簽證綠色通道兩種方式。
如有赴華探望病重、病危直系親屬等需求,請直接申請綠色通道,在網上填好表格後,攜醫院證明、直系親屬證明等材料,於工作時間徑赴簽證中心辦理。
總的來說,如果簽證中心沒有提前做準備,這四面八方湧來的壓力,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最後,也溫馨提醒一下,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濟能力選擇簽證中心或旅行社代辦等方式。
一些不是很著急飛往中國的朋友們,可以把便利留給有緊急需求的人。
對於簽證中心的工作人員來說,後面的工作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