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牙科畢業
在新加坡執業

8月2日,新加坡牙醫註冊(修正)法案在國會三讀通過。
新加坡牙理會發現海外大學在牙科課程和臨床實踐方面參差不齊。而新加坡牙科課程近期更關注普通牙科的核心臨床技能,同時考慮到新加坡人口變化趨勢而更注重老年牙科。因此決定修訂牙醫註冊法令的附件,以確保在本地執業的海外牙科生繼續保持高素質。
2029年起,所有在海外受訓的牙科畢業生不論國籍,都必須參加並通過新加坡牙醫資格鑑定考試,才能在新加坡註冊成為牙醫。
畢業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牙科學院的本地牙科生,則無須參加這項鑑定考試,可直接申請成為正式註冊牙醫。

在2019年,新加坡共有2475名牙醫,當中36%是海外受訓的牙醫,比2008年的20%來得高。
新加坡原有的牙醫註冊法令:在海外學府畢業的牙醫要在新加坡行醫,就得先成為有條件註冊牙醫,並經過大約兩年的監督執業後,才能正式註冊成為牙醫。但如果申請者的文憑來自牙科理事會認可的大學名單,無需參與考試就可以申請在新加坡行醫。
目前,除了新加坡國大牙科學院的本地畢業生,新加坡牙科理事會也承認澳大利亞、加拿大、香港、紐西蘭、愛爾蘭、英國和美國等地的大學牙科學位,而這些海外大學也已列入牙醫註冊法令的附件。
在修正案下,受牙科理事會認可的海外大學畢業生可以直接參與鑑定考試,其他海外畢業生則需經由牙科理事會審批,才能參加考試。當局也會檢討受認可的大學名單和加以更新。
目前新加坡牙科理事會認可的海外院校列表:


牙醫鑑定考試由國大牙科學院舉辦、牙理會監督。旨在評估牙科生的臨床知識和基礎實踐技能。
考試範圍將以國大牙科學院最後一年的考試為標準。
海外牙科生強制參加鑑定考試的新需求,將從2029年1月1日開始實施,在這之前畢業的牙科生不受影響。牙理會下來數月將聯繫受影響的牙科生,確保他們了解新規定。
目前,國大牙科每年收生人數為90人。新加坡牙科收生人數是按照2030年的需要規劃的。牙
牙科理事會認可的海外大學和牙科學校數目將從89所減至62所,刪除的學校在過去12年都未向牙理會申請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