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數學一直以來都是成績的拉分項,而家長老師們為了提升孩子的數學成績可沒少花心思,簡直可以說是操碎了心...

數學需要的是靈活運用,思維很重要!這次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常年在數學上位列榜首的「尖子生」——新加坡,它究竟是怎麼做到被全世界追捧的?是有什麼獨門秘籍嗎?

你聽過CPA教學理念嗎
新加坡採取的是CPA教學理念,啥是CPA?
即基於理解-建模-問題解決,統稱為建模思維。

新加坡數學非常強調建模的思考能力,通過建模,可以將複雜的數學問題簡化成形象直觀的計算方式,讓孩子更容易理解。用模型來解決數學問題,可以訓練孩子理解題目、發現問題、建立模型、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這對孩子全面的數學能力提升都很有幫助。
新加坡數學注重從小培養,從幼兒園階段,就有成熟完善的數學教材。


目前,新加坡數學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使用,包括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教育大國。就連亞馬遜創始人、曾經的世界首富貝索斯,都讓自家孩子從小學習新加坡數學。
反觀在中國,父母都急切希望孩子從小就能掌握數學,讓孩子在童年時期就去學高等難度的數學,這其實是非常不正確的,就像拔苗助長。雖然孩子的學習是重中之重,但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新加坡建模式數學究竟是咋樣的?
數格子的辦法
以下面這道題為例,孩子剛開始接觸21+2這樣的加法會覺得非常抽象,對於+會覺得陌生,那麼就把這個格子給孩子看,+2就是才是從21往後跳2個格子,23就是最後答案。給孩子建立了一個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

畫線段的辦法
以下面這道題為例,3+4可以用兩個連續的線段表示,也可以用兩個重疊的線段表示,這其實是訓練了孩子用不同的模型來解決了同一個問題,提升了多元解決問題的能力。

畫線段的方法同理也可以運用到減法、乘法、除法、分數中,請見下面的舉例:

奧數題舉例
我們來看看下面這道二年級升三年級奧數題,很多二年級小朋友看到這道題會有點蒙,但是一個訓練有素的新加坡孩子會用線段法這樣解題:小紅和小明一起去買蘋果,小明買了42個蘋果,是小紅的三倍還多6個,請問小紅買了多少個蘋果?

用線段的方法幫助孩子理解了題目的含義,而且能夠幫助孩子準確地去計算得出正確答案。
看完以上你對CPA是不是有了大概的了解?
新加坡數學為什麼如此火爆
新加坡數學其實是結合了中國數學的精髓和美國數學的優勢,可謂是中西合璧,強強聯合。

中國數學的特點是,老師重視題海戰術,重複刷題量大,通過這樣大量的練習,提升了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但由於書面化考試過多,弱化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而美國數學的特點是,非常重視在探索中去學習,讓孩子總結第一手的實踐經驗,從教材設計、教案準備上,都充分挖掘孩子動手實踐的機會,從而提升孩子在思考上的能力。但由於缺少書面化的考試與做題,較難得知孩子的掌握程度。

新加坡數學,就像在天平的中間,完美地結合了中美的優勢:
第一,它通過設計理解-建模-解決問題的方式,提升孩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新加坡數學既注重知識,又注重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能力。
第三,新加坡數學設計了合理的刷題量,即涵蓋知識點練習,有效刷題,又避免重複無意義的刷題,可以極大提升學生數學思維的能力。
該讓孩子學新加坡數學嗎

我們直接用數據說話!

在最近一次國際教育評估(ITIMSS)中,新加坡學生的數學能力又一次名列榜首,並且是連續數年霸榜。更讓人羨慕的是,不只是數學一項,科學也是榜首,通識能力名列前三。
所以你還在猶豫該不該讓孩子學習新加坡數學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