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加拿大爆發大腸桿菌疫情,目前已有大約50人中招,其中一人還出現腎衰竭。造成這次疫情的罪魁禍首是美國的長葉萵苣,也稱作羅曼生菜(Romaine lettuce)。
新加坡有從美國進口羅曼生菜,雖然目前本地還沒有出現疫情,但是鑒於此次疫情來勢兇猛,農糧局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

10月份時,新加坡的生菜也出現了集體淪陷被召回的情況,原因是馬來西亞進口的兩款常見生菜農藥含量超標!
據了解,新加坡售賣的羅曼生菜來自不同的國家。
平價超市(fair price)中售賣的羅曼生菜進口自美國,由於目前新加坡食品安全管制單位並未下令產品下架,故還在繼續銷售。
冷藏公司(Cold Storage)的羅曼生菜主要進口自澳大利亞。
巨人超市(Gaint)的主要來自馬來西亞。
如果大家不確定自己買的羅曼生菜的來源,最好丟掉,不要食用。
這次爆發疫情的主要原因是羅曼生菜含有大腸桿菌(E.coli)。大腸桿菌是人和動物腸道中的一種主要細菌,往往寄生在大腸中。大部分菌種不會致病,但有一些菌種會引起嚴重的食物污染和食物中毒。大腸桿菌可以通過糞便排放到環境中,並可以存活三天左右。

大腸桿菌感染的症狀包括中度發燒、嚴重腹部抽筋、嘔吐和腹瀉帶血等,多數人的情況會在五至七天後好轉,但嚴重的情況會引起腎衰竭或者死亡。因此,大家一定不要掉以輕心。
雖然目前新加坡還沒有人因食用生菜而中毒,但今年發生的幾起食物中毒事件觸目驚心:
11月,位於里峇峇利路(River Valley Road)的Spize餐館導致72食物中毒,一人死亡。
10月31日,南山小學有21名學生食用校內的Ichiban攤位的食物後,出現腸胃炎症狀。
10月19號,萊佛士書院的200名學生在參加畢業活動時,吃了由外部餐飲公司準備的自助餐,出現食物中毒症狀。
7月19日,聖嬰女子中學(大巴窯)大約有200名學生出現食物中毒症狀。
所以,對於食品的安全,我們必須要重視起來,事前的預防永遠好過事後的治療和追責。

最後提醒大家一定保持良好的食物處理習慣,避免交叉感染。比如生食和熟食分開存放;處理生食前後要清理餐具和桌面;處理肉類和蔬菜的案板、刀具要分開等。還有,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
貼心為大家奉上正確的洗手方法:

(文:冰心玉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