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加坡的直接收生計劃(Direct School Admission, DSA)逐漸成為家長和學生關注的焦點。
2004年起,DSA憑非學業才華選拔機制,為學子開闢了通往心儀學校的新途徑。
然而,申請人激增使旨在挖掘潛能的DSA計劃,變成了教育競爭的新戰場。
01 什麼是DSA?

自2004年起,DSA計劃讓學生憑非學業才華於PSLE前報讀學校,申請逐年增多。

直白來說,就特別像中國教育的特長生,可以通過樂器、體育、或者奧數之類申請新加坡中學。
02 DSA包含哪些才藝?
DSA項目範圍廣,多數學生都能找到自身優勢領域。根據不同的特長內容,新加坡教育部將特長分為六個類別:
●體育和遊戲
●視覺、文學和表演藝術
●辯論和公開演講
●科學、數學和工程
●語言和人文學科
●制服團體
●領導

當然,DSA的項目也不是毫無限制的:
DSA錄取後,學生S1期間不得申請或轉至其他學校,需全程就讀於選定學校。
預錄取後,學生還需達到學校PSLE最低學術要求,方能最終入學。
03 家長提問

問題1:DSA提供了多少種可供選擇的類別?
DSA提供總計130個申請類別,廣泛覆蓋航空航天、社區青年領導力、法醫學、創新及公共演講等多個領域。
問題2:孩子在DSA選拔面試時能否假裝對某個領域感興趣?
學校在選拔過程中更傾向於關注那些真正展現出興趣的學生。
他們期望探究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及探索興趣技能的付出,孩子只需展現真我。
問題3:如果孩子在DSA相關領域缺乏或完全沒有經驗,應該如何應對?
未來的DSA學生需經歷一個選拔流程,該流程評估他們適應各種情境的能力。
選拔時,學校重視勇於挑戰、敢於突破的學生,且更看重態度與潛力,而非單純經驗背景。
問題4:在選拔過程中,學校如何識別那些不易立即察覺的特徵,例如「社會創新」?
學校在選拔DSA候選人時,關注其服務領導力、創造性工程思維及批判性社會調查能力。
通過模擬場景的面試,學校可以觀察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的反應,從而判斷他們是否有意願並有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
學校青睞那些熱心改善社區、能分享具體貢獻想法的學生,不論貢獻大小。
問題5:DSA如何助力孩子的進一步發展?
一旦入選,學生將被分配到與他們的興趣和才能相關的CCA(課外輔助活動)中,以進一步培養和發展他們的技能。
此外,他們還將有機會參與學習之旅,親身體驗與他們興趣領域相關的職業道路。
DSA是豐富中學生經歷的重要方式,旨在助學生髮掘獨特才能與興趣,為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