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很忙,吃的很勤奮,寫的也很勤奮。照這個趨勢,閱讀過萬指日可待遙遙無期。
上周越南餐中式火鍋日料,連素食都吃了,就好像少了點啥。
對了,在小坡第三熱門的地方美食- 泰國餐!
說曹操曹操就到,終於在周末補上。
最近開了掛的Capitol Piazza,連接開了幾間重量級的餐廳,重新奪回坡里美食必打卡地的勢頭已經漸漸形成。
魔廚命名的餐廳Alvin Leung 、德國美食Frieda(儘管我幾個德國的夥伴根本不同意德國跟美食有啥關係),還有那個60年代的網紅餐廳 Milkybar,現在又開了一家新店-
Chalerm Thai。
版圖上又加了一塊。

這間店的名字,來自於曼谷的一間老戲院,跟Capitol Piazza有著同樣的光輝歷史,所以惺惺相惜走到一起。
走進一樓店裡,有股濃濃的舊時泰國王室風。

而上了二樓,卻處處透著Chic,hey。。是我那杯茶。


這間餐館開業不到兩周,正是處在從廚房到服務都是努力討好客人的階段,建議這時候來,性價比最大化。
點幾道特色菜試一下。
前菜- 香脆炸喇叭花

東南亞花草入菜是平常的事。不是鮮花直接做成沙拉,也要拖了面炸一下。
這一盤炸得酥脆的開胃菜,味道香脆可口,配上酸甜醬汁,乾得漂亮!(S$8)
泰式雞翅

說到泰式,總繞不開酸辣的底子。
調和的酸辣醬汁淋在炸的香脆的雞翅上,告訴我有誰拒絕的了?咖喱葉一起炸香,形成了泰餐特有的味道,吮指好吃。
冬陰功湯

除了冬陰功湯,還有什麼更能檢驗一家泰餐的水準?
這個辣湯底的冬陰功湯,喝一口鮮辣可口,配上新鮮的大蝦、魷魚花、魚片,草菇、咖喱葉,添加的的菠蘿塊更是酸甜好味道,將整碗湯的鮮甜都提升了出來。(S$15)
炭燒豬頸肉 Kor Moo Yang

很多人對泰餐的印象都是酸辣入味的海鮮,其實泰國人在玩味豬肉這塊捏的死死的。
至今想起普吉島的炸肉還會流下不爭氣的口水。
豬頸肉可是嫩的同義詞。這一道,豬肉烤的香嫩,不用蘸醬就可以直下三大塊!(S$18)
黃咖喱醬炒炸軟殼蟹 Phu Nim Phad Pong Karee

泰式螃蟹的做法,不同於本地的辣椒黑胡椒或者蛋黃炒,用的是黃咖喱粉製成的咖喱醬,炒出來的顏色金黃,顏值味道都一流。
添了咖喱葉、指天椒、蔥花爆炒,咖喱的鮮香完全體現出來,誘人的顏色和味道,實在無法拒絕。
用炸軟殼蟹最大的好處是什麼?當然是不用剝殼,吃起來完全不用擔心被蟹殼扎到嘴,連著醬汁大口吃,太過癮了!(S$20)
必點的一道。還有同一款炸蝦黃咖喱,S$18。
泰式炒粿條 Phad Thai Kung

道道經典,你常吃的那幾樣,在這裡品相味道都不踩雷。
大火炒香的泰式粿條,配上大蝦和雞蛋,用醬汁炒香,稍加辣椒粉和花生粉,帶出香辣味道,擠上幾滴青檸汁,天然的酸,讓一盤混著酸甜咸辣的炒粿條滿足了味蕾的全部需求。(S$14)
海鮮菠蘿炒飯

沒有一個菠蘿炒飯,稱不上一頓完美的泰餐。
海鮮炒飯里不能少的幾樣:蝦肉、腰果、葡萄乾、菠蘿塊和肉鬆。炒飯裡面加了少許黃咖喱粉,炒出來菠蘿肉的顏色。
這個菠蘿炒飯嘛,料倒是齊全,只是味道。。我吃過更好吃的,在小坡我就數得出三家。不過喜愛肉鬆的寶寶們,不妨一試,肉鬆給的太慷慨。(S$15)

芒果糯米

泰國蜜芒可是多汁甜蜜的典範,纖維又少,不拿來做甜品真是可惜。
切成大片的芒果,跟軟糯的糯米一起,淋上椰奶,無論吃得多飽,都要給這個留出地方來。(S$10)
全部試完,所有的主菜都好吃的不踩雷,而價格,也不會讓你的錢包破上一個大洞,下班後約女票,又是一個好選擇!
地址:Arcade@Kempinski, Capitol Piazza, 政府大廈地鐵站B出口
Opening: Mon- Sun 11am-10pm
Tel: 6715 6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