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有一句耳熟的話「你上坡了嗎」,指的就是「你來新加坡了嗎」。洪先生算是較早上坡那波的,15年前的初三那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入讀新加坡政府中學,然後順理成章地在新加坡讀中學、高中、大學,畢業後在一所中學教學;現在已經在新加坡成了家,有了孩子。當別人問及他為什麼留在這個小小的新加坡時,他只是平靜地說:你若是一個未成家的人,也許不太理解;若你是一個有家的人,留下來就是你的第一選擇。沒有完美的國家,只有更適合的家。
以下是他分享的一些觀點:
共性的美好面
無論是來到新加坡的遊客、在新加坡的工作者、或是來新加坡陪同孩子的家屬,都會對新加坡的環境、自然、人文文化,表示讚嘆和喜歡。如果僅是如此,其實比新加坡更好的城市有很多。

那種回家的感覺真好
去過很多國家的機場,英國的希思羅機場破破爛爛;上海的浦東機場沒有人情味。全世界只有新加坡的樟宜機場,飛機一落地,一腳踏入樟宜機場,心裡就會有一個感覺---到家了。只要是在新加坡居住過一段時間的人,都會有同感:只有新加坡樟宜機場給人家的感覺。

優質的交通秩序
除了國家的合理規劃外,獨有的擁車證,使得私家車的用車率極低。由此帶來的良好交通環境使新加坡成為了國際大城市中,唯一交通最好的國家。舉例:有一次去英國度假,作為一個自認為駕駛技術挺好且又遵章守法的我,居然第一天駕駛就收到了一張200英鎊的罰單;離開的那天又中獎般地收到了一張罰單;交通秩序無法與新加坡相比。

教育是家的重心
對於一個有家的人來說,留在新加坡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教育體系。一點不為過,新加坡的教育制度不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但確實做得相當好的。能夠做到:國家刷選人才、培養人才、公平公正,這相當不容易。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不僅是喊出來,更是做得到,這對於國內教育資源不足的華人家庭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據說新加坡總理都做過教育部長,對於教育投資,政府重來都是大手筆,僅次於國防投資。政府學校從教師配置,到設施設備,都是教育部統一安排的。即便是鄰里學校,也可堪比國內的名校。「每所學校都是好學校」,教育是新加坡的國策。
德國、紐西蘭的教育強大,不是因為國家而是本身國民意識和國家經濟發達;新加坡多元化的環境,能做到今天的教育質量,相當的厲害呀!

所以作為父母,孩子要出國留學,新加坡肯定是第一選擇。更何況,新加坡還有名列世界的金融環境、治安環境、食品醫療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