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留學/考研兩手抓,該如何合理規劃時間?
無論考研還是留學,時間規劃都是一項很重要的環節。想做到考研複習和留學申請兩條路並行,對於時間規劃的要求就更加高。建議雙非背景的同學,如果各方面實力都不差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新加坡!

考研vs留學
名校機率
考研:中國考研競爭現狀不用多說了,如果你的分數不夠理想夠不到你想去的名校,調劑、複試也是一大難關,稍有不慎就會和夢校失之交臂。
留學:從錄取標準和申請名額來看,留學的選擇性更多,再加國外院校的世界排名加持,讀名校的幾率更大。
時間長短
考研:研究生需完成2-3年的學業
留學:國外碩士最少只需要一年
申請名額
考研:填報志願時,只能選擇一個學校的一個專業。
留學:可同時申請多個地區、多所學校的多個專業。
考研黨時間規劃
9月-10月 提升階段
關注各招生單位的招生簡章和專業招生計劃,同時根據最新變化調整專業課複習計劃。
穩定心態,安心備考。
十月底,考生要進行總結、梳理、查漏補缺,讓自己實現由量到質的變化。
11月-12月 衝刺階段
對各門課的知識進行認真的梳理,有效地整合。
每天要抽出一定時間對重點和高頻考點進行強化記憶,固定時間做整套試卷。
這段時期可能大家都進入了複習疲倦期,不用過多地感到焦急,可以適當放鬆,注意自我調節。
考前一周
突擊強化記憶每門課老師預測的重點大題。
做真題,按照考研時間的安排,模擬實戰。
按照考試時間調整作息和飲食,平和地去對待考試。
提前熟悉考試環境。
留學時間規劃
大三下學期就要開始準備你的文書材料
申請的時候需要提交的材料大致為學術材料(成績單,在讀證明,標化成績)和文書材料(個人陳述,個人簡歷,推薦信,實習證明等)
學術材料準備比較簡單;文書材料的製作周期因人而異,快的可能1-2個月,慢的可能2-3個月甚至於更長。
在9月底之前完成標化考試
考雅思或者托福,有的學校也會建議學生考一個GMAT或者GRE。
12月留學申請、與國外院校溝通
這個時間段研究生初試結束,成績尚未公布,學生可以把時間花在留學申請、與國外院校溝通、決定是否接受國外院校獲得的錄取通知書上。
2月集中精力準備留學
考研初試成績公布後,國內考研成績已基本確定。如果考到了理想大學和專業的成績,就有望被錄取,後面可以準備考研複試了。如果國內考研成績不盡如人意,可以集中精力準備留學等一系列事宜,包括申請簽證、申請宿舍或校外租房、購買機票等。
一般來說考研留學同時準備的同學適合找留學中介來辦理,備考的精力有限並不適合DIY。
除了成績證明、在讀證明等材料需自己去學校開以外,選校、定專業、寫文書、整合材料、網申、換STP等都可交給留學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