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在第五屆《金融時報》亞洲商品峰會上宣布,新加坡將成立成立碳市場學院(Carbon Markets Academy of Singapore,簡稱CMAS),當局致力於推動碳市場的發展和專業人才的培養。碳市場學院的成立,旨在2027年之前培訓和提升300名專業人士的技能,以支持新加坡本地碳服務與交易領域的發展。

顏金勇在峰會上表示,碳市場學院還將提供針對亞洲市場的深度見解和案例研究,旨在幫助區域內的企業和政策決策者更有效地制定碳減排戰略。該學院設立在南洋理工大學,得到了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SG)和經濟發展局(EDB)的支持。
NTU將為碳學院提供專業指導
聯合文告中指出,兩個政府部門將與南洋理工大學緊密合作,確保學院的課程能夠滿足行業的需求,填補專業人才的缺口。碳市場學院還將與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中心合作,推出持續教育與培訓(CET)和碩士課程,幫助專業人士勝任碳市場交易和服務的新興職位。這些職位包括碳項目發展、監測報告與驗證(MRV),以及環境、社會與治理(ESG)保證和認證等領域。

新加坡企發局貿易與互聯互通副局長李伯勝強調,新加坡作為全球交易中心,是東南亞碳信用額交易和來源公司最集中的地區,有能力支持全球碳市場的發展和向綠色經濟的轉型。
新加坡經發局執行副總裁林煒人認為,成立碳市場學院是新加坡努力成為亞洲具有吸引力的碳服務和碳交易中心的重要步驟,它將培養本地專業人士掌握相關技能。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莫惠鍅教授表示,這項合作體現了南大支持新加坡向低碳經濟轉型,以及在全球氣候行動方面所做的努力。
新加坡將推出人工智慧卓越中心增強數字處理能力
顏金勇還提到,商品貿易領域正受到科技的影響,如區塊鏈、人工智慧和數據分析等技術的應用,正在促使商品貿易轉型為一個更加靈活、透明和高效的行業,這些技術的應用有助於加強決策、降低風險,並使貿易商能夠更快地應對市場變化。

為了協助貿易公司建立新的數字能力,顏金勇宣布新加坡將推出兩個人工智慧卓越中心(AI Centre of Excellence)。這兩個中心分別為百樂嘉利寶集團(Barry Callebaut)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 Company)智能中心,這些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推動新加坡在商品貿易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增強其在全球貿易網絡中的競爭力。
新加坡碳市場學院的成立,不僅標誌著新加坡在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為亞洲乃至全球的碳市場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通過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技能的碳市場人才,新加坡將在全球碳市場領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