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新加坡EP最低薪資上調至4500新,金融業上調至5000新

2020年08月28日   •   4萬次閱讀

前天下午,人力部宣布將進一步提高准證申請的薪資門檻,其中包括Employment Pass(就業准證)與S Pass(S准證)。這已經是今年第二次上調準證申請要求了,新加坡的就業寒冬要到了嗎

1. 新加坡工作準證分類

目前新加坡政府對外來人口頒發的工作準證主要有三種:WP(Work Permit)、SP (Special Pass )、EP(Employment Pass),不同的工作準證適用對象各不相同。

WP:從事社會底層工作勞動的勞務准證,通常是低薪低學歷的外來勞務人士;

SP:有特別技能或持有大專資歷的外籍人士的工作準證;

EP:高級管理或者專業技術人才。

2. 今年兩次上調

人力部今天(8月27日)發布文告,公布了外籍員工薪水要求收緊細節。

從9月1日起,企業如果要為外籍員工申請就業准證,月薪至少要4500新元,比現有要求的3900新元高出許多。

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支持人力部今年12月進一步調高金融服務業的就業准證(EP)月薪門檻的決定,並宣布金融業的月薪門檻會「三級跳」,在今年12月進一步調高至5000新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同樣地,要申請適用於技術員的S准證,最低月薪要求也會在10月1日調高至2500新元

新條例僅適用於新的申請,不過從明年5月1日起,更新准證時也要遵守新條例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另外,從10月1日起,企業在為外籍員工申請S准證之前,必須先在政府求職網站MyCareersFuture.sg上招聘,讓本地員工有機會申請這些工作。這項規定原本僅適用於薪水較高的就業准證外籍員工。

從10月1日開始,企業在政府求職網站上的廣告,要刊登至少28天後,才能申請就業准證或S准證。原本只須刊登至少14天。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早在今年1月份,新加坡提高了S准證的薪資門檻,把原本的2300新元提高到2400新元

5月1日,新加坡再次提高了適用於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PMET)的薪資門檻,將原本的3600新元提高到3900新元

另外,從今年7月開始人力部調高計算外勞配額的本地員工最低月薪標準。僱主聘請的本地員工,月收入至少要1400新幣,才能當做一個「人頭」,來計算僱主可聘請的外勞人數,這對於僱主來說也增加了壓力。

3. 外地人VS本地人

大家應該不難發現,從今年的大選開始,新加坡政府把「本地人優先就業」說的越來越直白

早在今年1月6日,貿工部長陳振聲在國會發言時公開表示,「政府站在新加坡人這一邊,會一直投入資源幫助國人爭取高薪工作,也會和業者合作確保就業市場是公平的。」

在大選中「優先安排新加坡人的工作「更是一個重要議題,不少黨派表示要通過減少就業准證來收緊外國勞工的流入。

圖片來源:楊莉明Facebook

在剛剛舉辦的國會開幕式上,人力部長楊莉明表示,「我們向新加坡人保證,會用各種方法解決職場就業競爭問題。考慮到經濟的發展,我們會去檢討外籍員工准證的政策,並會根據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詳細結果會在近期公布。」

新加坡貿工部部長陳振聲也談到了保護本地人工作的話題,認為要給本地人創造更多「更好的工作」。

圖片來源:CNA

真的是外國人搶了本地人的飯碗嗎

國會開幕式上人力部長楊莉明指出,本地每10名就業者中就有近六名從事專業人士、經理、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PMET)職業,這個比率已躋身全世界最高之一,就業准證持有者和本地PMET也有一對七的比例

新加坡的本地人中60%都從事著PMET工作,並且每8個PMET人才中,只有一個是拿EP的外國人,剩下7個都是本地人。

當一個國家60%的人都從事著高級工作時,剩下的建築工人、女傭、勞工、清潔工等等的角色又由誰來扮演呢?答案不言而喻。

4. 新加坡工作準證政策變化

2014年:就業准證的月薪申請標準從3000新幣上調至3300新幣。

2017年:就業准證的月薪申請標準從3300新幣上調至3600新幣。

2019年:S准證的月薪申請標準從2200新幣上調至2300新幣。

2020年

1) S准證的月薪申請標準從2300新幣上調至2400新幣,服務業的SP准證削減分。今年1月1日從原來的15%減少到13%,2021年1月1日進一步削減至10%。也就是削減之後,一家本地公司需要有9個本地全職員工才能僱傭一個SP員工。

2)EP准證持有人的最低薪金要求從3600新幣上調至3900新幣,並申請人的資質審核將更加嚴格。

3) S准證的月薪申請標準從2400新幣上調至2500新幣;

EP准證持有人的最低薪金要求從3900新幣上調至4500新幣,金融業上調到5000新幣。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東南亞少有已開發國家之一。作為一個島國能夠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依靠的當然不是自然資源,而是在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時期就已提出的人才強國戰略

然而,隨著近年來新加坡政府對外籍勞務人員政策的收緊,申請工作準證越來越難,對於想要留在新加坡的海外人員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當然我們也知道,在疫情肆虐、經濟大幅度下降、工作職位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新加坡偏向本地人的政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味通過打壓外國人來提高本地人就業率真的是個明智的選擇嗎?

不過我們還是要相信,雖然新加坡暫時收緊了外來人口的進入,但是長期來看,因為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新加坡對外來移民還是持開放、擁抱的態度的。只有本地人和外國人團結一致,才有可能順利度過這次難關。